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潮汕民间故事

时间:2020-06-25

潮汕民间故事1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78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6 分钟。

潮汕民间故事 仙佛造桥 潮州有句俗语说: 到广不到潮, 枉费走一场; 到潮不到桥, 白白走一遭。 这里的 桥 , 指的就是 湘子桥 , 也叫 广济桥 。 据记载: 湘子桥兴建于南宋年间, 由于江心流急, 桥墩立不起来, 中间只好用小舟摆渡。 然而, 这座桥为什么称为 湘子桥 , 或叫 广济桥 呢? 据说, 韩愈被贬来潮州后, 看到恶溪汹涌澎湃, 百姓渡江艰难, 便请已经得道成仙的侄孙韩湘子及法力无边的广济和尚共同造桥。 他们经过商量, 决定由八仙负责东段工程, 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工程。 两边各施法力, 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来到桑埔山下, 将山上的石头点化成羊群, 将羊群往回赶。 一个贪婪的人看到偌大的羊群, 起了贪心, 偷偷抱走了两只。 怎知没跑上几步, 两只羊化成两座小山丘, 将这个贪婪的人压死了。 这就是今天的乌羊山。 这边, 八仙来到凤凰山下, 将石头点化成猪群, 每人各赶一群猪往回走。 八仙中, 铁拐李的脚不大灵便, 走得慢。 不巧的是, 他走着走着, 迎走来一个丧妇, 悲悲切切。 铁拐李大叫: 不好! 但已太迟了。 丧气将灵气冲了, 石头少了一批。 两边都缺少建筑材料。 桥建到江心, 石头便没有了。 铁拐李懊悔不已, 使劲将足一顿, 霎时, 桥墩歪了一角。 何仙姑一看, 情况不妙, 忙抛下莲花, 化作浮船, 将两边大桥连结起来。 于是, 人们便将这座桥称为 湘子桥 , 又叫 广济桥 。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 实际上, 湘子桥的兴建凝聚着潮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也许是为了神手其说吧, 人们把造桥的功劳算到了仙佛们的名下。 百窑村与黄金塘 潮州笔架山边, 宋朝时候有个百窑村。 村里有一个祖传的烧火师傅, 姓徐名旺, 烧窑看火候的本领全村算他第一。 后来他惭渐有了积蓄, 就自己建一座窑。 新窑点火时, 只见窑内五色火光冲天起, 笔架山方圆几里之内, 祥云不散。 村人纷纷向徐旺庆贺, 说这是 吉祥之兆 。 谁知有好彩头没有好结尾, 到了开窑那天, 打开窑门一看, 一窑瓷器全部烧成碎片, 徐旺急得当场昏倒在地。 几天后, 夫妻只好把窑内瓷片挑去倒在韩江里。 一次徐旺老婆发觉倒下的碎瓷片中有一只花瓶,打捞不及, 被江水漂走了。 回家后, 徐旺说他也从窑底捡了 只花瓶回来, 妻子看了说, 和漂走的那只一个样, 夫妻俩觉得好奇怪。 当天夜里, 窑神托梦给徐旺, 说是玉帝怜他夫妻勤劳、 善良, 特吩咐窑神给他家造了一对雌雄宝瓶, 助他家致富, 不料雌宝瓶被他老婆倒到江里去了, 窑神还说, 隔年六月初六, 江里的宝瓶会显灵, 到时莫忘下江打捞。 转眼到了隔年六月初六, 徐旺竟忘了, 恰巧潮州来了一个红毛番仔的古董商。 他路过湘子桥时,见桥下水底毫光四射, 估计江里必有宝物。 他买来一捆红棕绳, 缚上五吊铜钱, 抛向江里发光的地方, 果然钓起了一个花瓶。 红毛古董商懂得这是一个雌宝瓶, 有雌必有雄。 于是他决心穿街过巷,走村窜寨, 到处寻找那雄宝瓶。 第二天, 红毛古董商走进百窑村, 在徐旺家里发现了那只雄宝瓶。 他高兴得发了狂, 忙摸出一个金锭, 叽哩咕噜地捐着要买那只花瓶。 徐旺不肯卖给他, 红毛古董商急了, 夺过那雄宝瓶往外便 跑。 徐旺边追边喊: 抓贼呀, 抓贼呀! 喊声惊动了四邻, 四邻纷纷赶来相助。 人越来越多, 红毛古董商边跑边拔出番刀摇晃示威。 众人一直追到洗马桥, 驻扎在桥边的官兵也一齐追过来。 红毛古董商见势不妙, 为了保住性命,急忙往后扔掉那只雄宝瓶. 他背上的雌宝瓶, 也不慎滑出布袋与那雄宝瓶一起摔碎了。 摔碎的雌雄宝瓶里, 流出无数金灿灿的东西。 大家仔细一看, 原来是黄金。 追在前面的官兵见钱眼开, 争着拾黄金, 乱成一片, 红毛古董商就乘机逃走了。 后来人们便把这地方叫做 黄金塘 。 碗窑村 潮州凤南乡有个山村, 名叫 碗窑 ; 村里住着几十户姓蓝的畲族人家。 传说几百年以前, 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并无人烟。 离这里很远的地方, 有一个村落, 村里只有一家姓蓝的。 蓝家夫妇, 生有一子, 取名蓝创裕。 这孩子从小聪明伶俐, 入学读书, 先生一教就会。 蓝创裕同班有个林少爷, 是村上财主林大爷的儿子, 生来愚笨, 书读三四年, , 字才识了几个。 林大爷非常妒忌蓝创裕。 一天, 林大爷找教书先生出气, 斥责先生偏心, 只顾教蓝创裕, 不顾教他的儿子。 先生说: 我怎敢偏心呢?今天我教一课, 明天这姓蓝的已能背诵下一课了, 这能怪我吗? 蓝创裕聪明, 林六爷听说过, 故此未敢再说什么。 教书先生见林大爷沉着脸, 又说: 我看蓝家那小子并不比你家少爷聪明, 是村里的灵地叫蓝家占去了。 你看那蓝家的房屋, 背靠笔架山, 门朝墨砚塘, 笔砚俱备, 自然会出才子! 林大爷听了脸色稍缓。 教书先生见话说对了, 便又献计说: 嘻! 大爷, 把蓝家房地讨过来不就成了吗? 安上太公的灵穴, 何愁林家不出贵人? 此后, 蓝家便发生一连串不幸的事情: 鸭子下塘去, 便不见回来; 耕牛上山去, 人一走开便滚下山死了; 刚种下的庄稼, 叫人拨了; 创裕上学读书遭人打 逼得姓蓝的一家呆不下去了, 只好搬到荒山去重新砍竹割草盖房子, 挖泥砌窑烧碗碟。 蓝创裕没书读便跟着爸爸学做瓷碗。 蓝家搬走后, 林大爷毁了他的房子, 挖穴造墓, 迁葬下他父母的棺木, 满望林家出贵人。 可是那林少爷照样还是个草包, 林大爷眼看儿子不是读书的材料, 又见蓝创裕碗窑生意兴旺, 眼更红了。 一天, 林大爷带了家人找蓝创裕的父亲说: 你家祖上欠我的债, 今天你又占我的地, 挖我的泥。 泥要钱, 债也要还, 若还不起就把碗窑归我。 林大爷霸占了碗窑, 烧出来的碗只只都是残缺不全的。 他亏了本, 又气又恨, 索性把碗窑毁成了平地。 林大爷死后, 不上两年, 家业便叫林少爷毁得干干净净。 碗窑被霸占, 蓝家父子上山砍柴, 下水捕鱼, 开荒种地, 每天起早贪黑地辛勤劳作后来家业又兴旺起来, 这里又成了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了。 后代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 便给这村落起个名字叫做 碗窑村 。 三家巷 元兵攻陷潮州城之前, 有个样子生得很古怪的老阿伯, 手里拿着一串竹圈, 穿街过巷叫卖。 他说: 凡遇大灾六难, 把竹圈挂在家门前, 家得平安, 挂在乡门前, 一乡 得平安。 老阿伯要价很高, 每个竹圈要卖一百两银子。 因为漫天要价, 所以转了半个城, 卖了半天也没有人买。 后来, 他转到一条小巷, 有户人家开了门楼, 走出一个人来。 这人看老阿伯相貌不凡, 猜是个贵人, 就买下一个竹圈, 接在巷门上。 几天之后, 元兵攻陷了潮州城, 挨家挨户屠杀了三天, 元兵来到挂竹圈的小巷口时, 看见小巷里全是塌房子, 一片废墟, 认定已被同伙洗劫过了, 就没有闯进去, 转身到别处去作恶。 结果, 全城男女老少都被杀光了, 唯独小巷里的人虎口余生、 侥幸活了下来。 因为小巷当时住着三户人家,后人就把这条巷走名为 三家巷 。 注: 三家巷 有关三家巷的另一个传说是: 卖竹圈的老头子是元兵的奸细, 潜入潮州串通同党, 凡用他的竹圈挂门上的人家, 就是愿投降元兵的, 不会遭杀戳。 普同塔 明朝遗老黄锦, 配合郑成功劝说潮州总兵郝尚久反清复明。 开始, 郝尚久反复无常, 不清不明 。 黄锦和他平素有交情, 知道他最信鬼神, 就想出一个办法再次劝他。 有一天, 黄锦伴郝尚久沿城散步, 来到西门外, 迎面来了一个疯疯颠颠的和尚, 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郝尚久叱他让开, 他说: 我是先天之王, 你是未来之王, 理该给我让道。 黄锦问他: 你既是神, 能知道看不见的事吗? 他讲: 孤王什么都知道。 黄锦在郝尚久手掌心写了 一个 明 字, 问他: 你知此人是谁?手中写着什么字? 他随口回答: 郝尚久, 日月在你手。 郝尚久一听,肃然起敬。 连忙作揖说: 菩萨还有什么赐教? 和尚拾起一块石子丢下三利溪, 说: 三利溪, 青水将断流。 说完就哈哈大笑而去。 黄锦抓住时机对郝尚久说: 将军你想, 日月乃明, 青水即清。 日月在你手 , 青水将断流 。这不是说, 潮州反清复明的重任在你手上么?天意啊! 郝尚久终于下了决心, 立即在潮州竖起大明旗号, 官民一律剪辫易服, 宣布起义。 当年秋天, 清将靖南王耿精忠带兵十万围困潮州城, 隔江用大炮轰崩城墙数十丈。 天黑时,郝尚久即率领军民垒沙包. 围竹片, 再在上面涂上鸟烟、 污泥, 修成假城墙。 黄锦等人还写了 天神相助, 轰城无损 八个大字插在竹排上, 趁西南风漂过江去。 清兵 见, 信以为真, 几天不敢炮击。 后来, 清兵买通土匪吴勾鼻的部属, 偷偷拆去假城墙, 乘夜用船和木筏运兵过江, 攻入城内。郝尚久且战且退, 最后只得退上了据点金山寨。 九月, 旗手王安邦叛变, 以旗杆挡住守门兵将关闭寨门, 使攻寨清兵长驱直入。 郝尚久父子等人眼看大势已去, 投井殉节。 城陷之后, 清兵在城里大屠杀三日, 杀死数万人, 使潮州变成一盘空城。 揭阳观音堂海德和尚和钟万成居士和各地善堂, 闻讯纷纷派人前来收尸火化, 还按佛教的做法, 在葫芦山上修了座 普同塔 , 把骨灰埋在普同塔里。 同心堂 明朝英宗正统元年, 隆津都鹳巢乡李氏一家五代同堂, 百口同乐。 看到他合家大小, 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勤于耕作, 俭于持家, 人人分文尺帛不入私房, 家业更为兴旺, 四邻里无不敬仰称赞。 此事传到当时潮州知府王源耳里, 为了试探虚实, 王源便特传家长李暹到府衙问话, 李暹如实把李家的情况禀告了一番, 知府听后欢喜地说: 我今送梨子一个, 你拿给全家尝尝如何? 李暹说: 大人厚爱, 自当照办。 李暹带着王知府所赠的梨子回家, 把事情一五一十告知祖母陈氏, 共商吃梨的事。 一个梨子要百口都能尝到, 确是难事, 怎么办呢?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把梨子切成片, 煮成汤, 倒在水缸中, 然后对全家人说: 这梨是府尊大人所赠, 大家都吃一点, 尝尝滋味。 于是, 上下百口,人人都舀了梨水喝下。 喝梨水后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 王知府命人挑了一百个大小不等的柚子赠送给李家。 来人对李家说: 府尊大人吩咐, 百个柚子送给百口人, 三天之后才可吃得。 李暹把一百个柚子放在厅里, 对全家大小说: 这柚子是府尊大人所赠, 每人一个, 小孩先拿,拿后各人自己珍藏, 三天之后才可以吃. 说完全家人都照着行动, 自觉取柚。 最小的小孩拿最小的柚子, 其余依次顺序, 无一人越礼。 恰巧在这 百个柚中有一个是歪蒂的, 李家有一人是跛子,跛子自己愉快地取走了这个歪蒂柚子。 第三天, 知府王源亲自到李氏家中察问吃梨和分柚的情形。 李遥把分梨水的事禀告后, 即召集 全家百人, 各拿着柚子到厅堂拜谢王知府, 知府一见, 大受感动。 王源回府衙之后, 决定赠李家一块大金匾, 并亲笔题了 同心堂 三个大字。 金匾一直保留到现在。 广济城楼的牌匾 清朝末年, 潮州广济城楼重新修葺, 潮州府决定在楼的临江东面挂上一块牌匾, 牌匾上面要书写 东为万春 四个正楷大字, 每字高六尺, 还决定出榜招贤书写, 录取者有重赏。 消息传出, 城内的文人墨客奔走相告, 纷纷报名, 各县书法能手, 也都象赴科期一样, 带仆从, 挑行李赶来府城试馆, 想图个一举成名。 这样一来, 参加竞写的就有一百四十人。 其中多数是秀才, 其次是恩贡生、拨贡生、 副贡生、 岁贡生、 优贡生和举人, 还有各地的豪门秀士, 书香后裔, 也有几个是出身无名和贫苦的老百姓。 真正是一次盛况空前的文英大聚会和书法大比赛。 这次竞写牌匾的主持人是潮州府学宫的学官。 他出身举人, 秉性正直, 决定对竞写字稿一律隐去姓名, 只编个号码。 竞写结束后, 评选人经过初选、 复选, 严格对比选择, 正看、 倒看、 远看、 近看、 平看、 仰看、 左看、 右看, 好容易才选定下来。 他们还为入选的字写了四句评语: 汉统正楷, 富白自元,富贵丰华, 堪为万春。 参加竞选的人急切欲知中选者到底是谁, 有人估计是某某高手, 有人估计是某某缙绅。 谁知一揭晓, 却出人意料之外: 竟是一个做小生意的, 他就在广济城楼下卖油炸桧, 潮州人叫他做 油炸桧弟 , 在场的人个个脸红耳赤, 目瞪口呆, 你看我, 我看你。 油炸桧弟 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好字呢?原来他从小爱好书法, 后来做了炸油炸桧的小贩, 每天总要用一双大竹筷子翻动油锅里的油炸桧, 闲时就用那双竹筷子在板上练习写字, 天长日久, 终于练出一手好字。 这时, 主选老举人当众正式宣布评选结果, 请 油炸桧弟 上前顿赏。 不久, 这块由 油炸桧弟 写的大匾 乐为万春 就做好挂上了广济城楼。 圣者亭 明朝天启年间, 礼部尚书黄锦奉旨往江西龙虎山, 请张天师进京做水陆道场。 黄尚书到龙虎山时, 正逢张天师在办理四川峨帽山得道白猿祸害百姓的案件。 张天师正要惩办白猿, 忽闻黄尚书到,便把白猿锁在一边, 开大门迎接钦差。 黄尚书宣读了诏书后, 当晚就在那里住下来。 散步时, 见古井旁铁树下锁着一只白猿, 这白猿能说人话, 再三再四恳求黄尚书向张天师讨个人情放它走, 还口口声声说从今后要改恶从善。 黄尚书见它说得可怜, 就替它找张天师说情, 张天师见是黄尚书出面说的便答应了。 为使白猿带罪立功, 张天师查阅了各州各府神道名册, 恰好潮州府缺一驿馆神, 当即给白猿一纸委任状, 称它为 圣者 , 命它即日往潮州上任。 白猿既得活命, 又有官职, 对黄尚书和张天师说了许多感恩戴德的话, 欢欢喜喜赶到潮州上任。 从此, 潮州枫溪就多了一尊 圣者 神, 百姓便在这里建了一座 圣者亭 供奉这位驿馆神。 白猿上任之后, 开头还算安分守纪, 尽了职责。 可是过了没几年, 就又称王称霸, 仗势欺人了。有一年秋天, 黄尚书回潮州省亲, 听说白猿作恶, 半信半疑, 一日, 他坐轿出城, 来到 圣者亭 前, 故意传话左右: 不必下轿! 轿刚过亭前几步, 只听两边轿杆 啪 的一声同时折断。 幸好他早有准备, 不然就会从轿里摔个倒栽葱。 他知这是白猿作恶, 便走进 圣者亭 里, 用扇子指着 圣者 神像骂道: 你这孽畜, 不思改悔, 忘恩负义, 今日竟敢欺负老夫, 真真可恶! 说罢, 用扇子在它头上连敲三下, 只听得 轰 的一声, 那神像便倾倒在地上, 摔得粉碎。 原来这白猿明白了刚才得罪的是恩人黄尚书, 顿觉无地自容, 化为一道白光逃往别处去了。 西湖渔筏 西湖渔筏 是潮州八景之一。 从前, 渔 字没有三点水, 筏 字是宝盖头下面加个 八 。 鱼穴 , 意思是藏鱼的洞。 传说藏鱼洞不藏鱼, 却藏着一颗宝珠。 因石洞窄长, 寒气刺骨, 谁也不敢去探个虚实。 城北有个李老二, 以摸石螺为生, 老婆快生孩子了, 家中连一粒米也没有。 他打算冒死去探一次鱼穴, 用那宝珠换钱给老姿做月子。 第二天一早, 他就直向洞里游去, 摸着摸着, 终于到了洞尽头。 他张眼一看, 洞里一滴水也没有, 只见石桌上一只宝珠毫光四射。 他赶紧把它抓起包进水布里, 扎在腰上, 就往外跑。 他决定把珠宝卖给古玩铺。 古玩铺财主买卖珠宝几十年, 还没见过这般成色的, 十分高兴。 但他认为李老二是个不识宝的人, 就说: 这是颗假珠, 最多值五两银子。 李老二说: 假珠?! 这是刚从西湖 鱼穴 摸出来的呀! 财主 听, 又加价五两。 李老二不卖, 向财主要回宝珠, 财主不还, 两人吵了起来。 这时恰巧知县出巡路过这里, 李老二说要请父母官替他评理, 财主只得把宝珠交给知县。 知县一看知是稀世之宝, 便对差役说: 把他们带回县衙! 到了县衙, 知县立即升堂审问。 知县先对财主说: 这珠是镇城之宝, 你能买?姑念你是生意人, 不加处治, 回去! 财主走了, 知县又对李老二说: 你偷了护城龙王的宝珠, 全城百姓就要遭殃啦, 你知罪吗? 李老二连忙求饶说: 小人知罪, 小人知罪! 知县说: 念你是贫苦人, 我给你十两银子, 宝珠留下, 回去听候发落。 隔几天, 知县传李老二到西湖, 还请合城土绅来旁听。 知县对李老二说: 昨夜护城龙王对我托梦, 说你偷了宝珠, 要你快快送回去。 但你老婆生孩子, 你的手脚不干净, 所以我用仙草、 石榴花把宝珠洗净, 再用红缎封好, 现在你就把它送回去吧! 李老二接过红缎包, 把它咬在嘴里, 转身跳下西湖, 游向石洞。 他送回宝珠, 刚爬上岸, 知县立刻喊差役把他缚住用乱棍打死, 并说: 不打死他, 他明天还会再偷?满城百姓还罢遭殃。 说完又故意问各位士绅父老这样做对不对。 父老士绅都是拍马屁的, 纷纷说对。 其实, 送回石洞的是假宝珠。 真宝珠已被知县藏到箱底了。 过了一些日子, 知县卸任带着宝珠要回家去了。 不料船到半江遇上狂风大浪, 全家都翻到江里喂鱼, 那颗宝珠到头来真的归还龙王爷了。 桑浦李姑洞 宋朝末年, 桑浦山下有兄妹两人: 哥哥叫孪古, 又名李上元, 妹妹的真名没人知道, 只称她为李姑娘。 兄妹受不了官府的欺压, 便率众上桑浦山扎寨造反, 劫富济贫, 受到远近群众的爱戴。 官兵不时来围剿, 有次李姑娘为了迷惑官兵, 特地带人抄小路到揭阳炮台墟场买来几筐海蟹海螺给弟兄们吃, 吃完后把壳挂在岩洞顶的旗杆上。 隔天, 官兵一看, 认为他们能抓到海鲜来吃, 必是驻扎的山洞有路通海, 要抓他们很难, 只好收兵回去了。 后来, 官府知道受了骗, 再次发兵围剿, 山寨被围得水泄不通。 哥哥决定率兵突围, 可是妹妹死也不走, 想守住藏在洞里的金银财宝, 以备他日之用。 哥哥想, 一个姑娘家在此死守, 能守住什么, 到头来还不是要被这群禽兽侮辱, 然后一刀杀掉。 情况危急, 一时又无法说服她, 哥哥怕妹妹落入官兵手里, 只好忍痛趁李姑娘不备, 把她杀了埋在岩洞里。 然后带领众弟兄突围走了, 官兵又扑了个空。 为了缅怀这对兄妹, 后人在洞口石壁上镌刻着 上元李古寨 五个大字, 把这个洞叫做 李古洞 , 但更多的人叫它 李姑洞 。 石山出米洞 相传潮州磷溪石山下, 古时候有一座寺, 寺后石壁有个小洞。 每天一早, 洞口就唦唦地流出白米来。 流出多少?说来也怪, 刚好够和尚与香客当天吃。 明朝万历年间, 寺里用了个小和尚管理伙食。 有一日, 小和尚去洞口背米, 不小心碰崩了洞口, 这一天多流出了十几升白米。 小和尚瞒着住持, 偷偷把这多出来的米卖给山民, 吞下钱银。 自这次尝到了甜头后, 他就逐日挖大洞口, 天天赚大钱。 有一夜, 小和尚躺在床上数私囊, 越数越开心。他想, 倒不如把洞口挖成竹筐大, 米多钱多, 日后还俗还怕找不到老婆?便翻身下床, 扛了铁锤、板凿, 摸到寺盾挖洞。 他心急力猛, 一锤便把洞口捶崩啦! 洞口足有脚盆粗, 小和尚高兴得手舞足蹈。 隔日, 鸡才叫两遍, 小和尚便溜下床, 带了个大麻袋, 一路小跑来到洞口等出米。 时辰到了,洞里照样 哗哗 响, 可是流出来的不是米, 全是沙子! 小和尚慌了, 咬着牙往洞里扒, 扒得双手滴血, 可还是沙子。 出米洞再也不出米了, 和尚没得吃, 都跑掉了, 后来寺也倒塌了。 仙人棋石 海阳县世田村的西南面有一座大山, 高耸入云. 大山顶上杂草丛生, 崖石层叠, 泉水叮咚。 一天, 有个樵夫上山砍了柴准备回家, 忽然看见迎面来了一位白发苍苍, 身穿长袍、 手拄拐杖的老人,他笑着对樵夫说: 兄台, 请你同上棋台奕棋。 说完手挽樵夫轻轻一跳, 便跳上三丈多高的崖石顶。老人盘腿坐下, 用手指在石坪上轻轻画了一圈, 石坪上立刻现出了一个圆圆的金石棋盘. 两人一坐一蹲, 开始聚神行棋。 行了一盘又一盘, 儒夫肚饿喉干, 便想下来找东西吃, 老人从身上摸出一粒大桃子, 让椭夫充饥解渴, 便又继续下棋。 日头落山, 月亮上山, 月亮圆了又缺, 缺了又圆, 霜花冻死了山草, 春风催开了野花, 山草冻死了几回, 野花开放了几度, 樵夫都没有察觉, 他在石坪上蹲出了两个深深的脚印。 这时, 樵夫忽然想起老婆的吩咐, 要他赶快把柴挑回家赶做晚饭, 便匆匆辞别了老人, 他拔出插在一旁的尖扁担, 一看, 扁担已被白蚁蛀去了一大截, 只得用肩扛柴急忙下山。 踏入乡里, 乡 亲们看到他象见了鬼, 吓得躲的躲, 跑的跑。 他觉得奇怪, 看看自己的身子, 实在并无什么变化说他是鬼。 来到家门外, 看到母亲在埋头烧纸钱。 进门, 看见老婆在厅里对着家神牌号哭. 樵夫想, 才走了一天, 家中死了谁呢?他开口问老婆, 老婆抬头看见他, 啊 的一声吓昏过去了。 门外的母亲闻声跑进来, 一见他也吓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樵夫赶紧喊来四邻乡亲, 一齐把她们救醒。 老婆醒来认定眼前真的是自己的丈夫, 这才从头到尾把事情说出来。 原来那天樵夫上山, 天黑了还没回家, 老婆、 母亲等急了, 就同乡亲们点了火把上山寻找。 一连找了好几天都找不到人, 以为他不是被老虎吃了, 就是摔死在哪个崖下。 婆媳俩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就为他办了丧事, 还给他立了牌位, 祭祀了三年, 今天恰好是三年忌日。 樵夫听了老婆的诉说,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在山上已下了三年棋了。 他把这一天自己在山上的经过告诉众人, 众人都说, 那个老人一定是老仙翁。 从此, 乡 里人就把樵夫和老仙翁下棋的那块大石叫做 仙人棋石 , 至今棋盘石还在哩。 土地公无食赚肉痛 蓝畔村土地庙地处偏僻的村北小路旁, 香火久断。 土地公饿得慌, 常到附近香火旺盛的前陇村土地庙喝茶喝酒吃供品。 一次, 蓝畔土地公问前陇土地公说: 老兄, 你好不好把赚食的诀窍教给我? 前陇土地公说: 老弟, 办法只有一句话, 就是 他来敬奉我, 我就保佑他 , 就是说 有求必应才能有威信 。 他听后说: 一年到头, 连半个人都不来 求 , 我怎么去 应 呢? 老弟, 比方说, 有人天天来你辖下的蓝畔村赚钱, 又要从你庙前经过, 你就可以对他托个梦, 叫他向你缴过路钱, 还可警告他, 以后若再不行情礼, 就不客气了。 这样, 他就会对你求情送礼。 蓝畔村土地公听后茅塞顿开,欢欢喜喜地回到自己的庙中来。 当天夜里, 蓝畔土地公就对一个经常来这里卖猪肉的外村人托梦, 可是那卖肉的并不当回事。到了第四天, 蓝畔土地公再没耐心等了, 就在他挑肉过庙时, 出其不意把点邪气塞进他的肚脐里, 他马上肚子大痛起来, 猪肉还没卖就只好捂着肚子挑回家去。 家里人急忙请医生来诊治, 一连服了几天药, 肚子还是痛, 家里人问他有没有得罪过神鬼? 他就把土地公托梦的事说了: 家里人便办了个染红的熟猪头和两大叠纸钱去拜蓝畔土地公, 祈求宽宥。 蓝畔土地公没见过红猪头这怪东西, 被吓得半死, 急忙跨出庙门, 一溜烟跑去请教前陇土地公。前陇土地公听他慌张诉说后, 就对他说: 那就叫 红猪头 。 机会来了, 还不知道? 快回去把它收起, 再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 尽量答应。 蓝畔土地公恍然大悟, 急忙回庙。 可是已人走庙空收不到供品了。 蓝畔土地公就决定不去理他,卖猪肉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卖猪肉的家里人, 不得不跑到潮州府城去求城隍。 城隍爷托梦点化说: 蓝畔土地公可恶, 应该惩治他。 回去就挖他的肛门煲水, 让病人饮服, 病人肚里的邪气便会从肛门排出来。 他们回去遵照城隍爷的救示, 从蓝畔土地公屁股上挖了些泥土、 木片, 拿回家去做药。 从此, 蓝畔土地公, 无食赚肉痛 的话, 便到处传开了。 大圣爷搬家 南山村有个庙, 从前供着一位大圣爷。 南山村人穷得自己顾不了, 所以大圣爷庙有门无门板, 有墙无屋顶, 大圣爷身上的绣袍, 早就成了破布条。 供品吗?别说平时, 就是逢年过节, 俱的也不外是蕃薯、 蔬菜, 半点腥味也没有。 邻村北山有个布贩子, 天天都要从大圣爷庙前经过。 有一次, 他备办了猪头三性到庙里来拜大圣爷, 求大圣爷保佑他出门平安, 生意兴隆。 这一拜果真有效, 不但身子没病, 而且赚了大钱。 从此, 布贩子上供愈勤, 后来干脆想把大圣爷请到自己村里去。 一天, 他在庙里歇息时, 梦见自己和大圣爷说起话来。 大圣爷, 弟子有事求您。 有什么事说吧。 弟子是北山人, 想请大圣爷搬到我们村去好吗? 北山有什么好呀? 北山富裕, 连母猪都挂金耳环。 大圣爷要是答应, 我们村里人保管初一十五给您一小拜, 逢年过节给您一大拜, 要鱼有鱼, 要肉有肉。 嗯。 我们给你盖座大庙, 给你重修金身, 给你做件嵌金大袍。 一个孤老头子, 何必呢? 我们替你配个夫人, 夏天给你扇风赶蚊子, 冬天给你暖腿暖被窝。 到时候谁给谁送终呀?多了个累赘! 我们再给你立个千金, 到时候招个女婿, 还担心没人送终? 大圣爷没有开口说什么了, 布贩子也醒过来了。 布贩子见四周无人, 就偷偷把大圣爷放进布囊里藏起来, 绕了个大弯路, 挑回北山去。 不久, 北山就盖了座大圣爷庙。 殿上正中端坐着大圣爷, 左边端坐着一位夫人, 右边站着一位姑娘。 一切都照布贩子许的办到了。 大圣爷满心欢喜, 对北山人有求必应。 大家都说大圣爷灵, 庙里的香火渐渐旺起来了。 只是南山人很不高兴, 说大圣爷是他们的, 大圣爷不能搬走, 还说要跟北山人打官司呢。 南山人的话传到大圣爷耳朵里, 大圣爷对布贩子托梦说: 长安虽乐不如故居, 我想念南山的弟子, 还是让我回去吧! 布贩子跟大圣爷打过多次交道, 知道大圣爷的心事, 第二天就跟乡 亲们商量, 决定自这一年起游神时把大圣爷的神轿抬上同南山毗邻的岭顶, 好让大圣爷看一眼旧地的弟子们。 南山人见到这情形, 都说大圣爷对他们有心, 没有忘记旧地的穷弟子, 便不再提打官司的事了。 自此, 大圣爷也就安心在北山住下去了。 安济圣王 相传明朝时候, 潮州城南门外, 有一个叫谢少苍的, 做了四川永昌府府官。 有一年, 当地久旱无雨, 田园失收, 奸商趁机抬高粮价, 百姓无法填饱肚子, 饿尸遍地。 谢少苍来不及请示朝廷, 就私自打开谷仓, 赈济饥民。 事后, 朝廷处罚他曝日七天。 曝到第六天, 人已剩下一丝气了。 忽然, 远处飞来一大片乌云, 停在谢少苍头顶挡住了太阳, 久久不散, 他抬头一看, 只见云端坐着一个人。 他活下来后, 把那人的模样告诉乡 亲, 想寻找那个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有个老头告诉他, 那人就是三国西蜀的有功之臣王侃。 王侃死后, 百姓为了纪念他, 修了座庙供奉他, 叫 王侃庙 , 就在附近。 谢少苍找到那座庙, 进去一看, 神殿上的塑像, 正是那天的救命恩人。 后来谢少苍告老还乡, 就塑了王侃的神像带回潮州来。 恰好这时韩江发大水, 情势十分危急,神像一供进江边的 青龙庙 , 大水就退下去, 保住了古城。 潮州人把功劳全归王侃这尊神, 还封他为 安济圣王 , 俗称 大老爷 。 从此, 庙里的香火很旺盛, 圣王的声名也越来越大了。 有一年, 潮州城外某乡 村, 有姑嫂两人到 青龙庙 进香。 嫂嫂想求早得贵子, 小姑想求喜配佳偶。 一进庙, 姑嫂俩都被安济圣王的神像吸引住了。 小姑心中暗暗想着: 若有象大老爷这样美的男子做丈夫就好了。 嫂嫂猜出小姑的心事, 说: 小姑, 你就求大老爷赐个与他一样的郎君吧! 你不敢祈祷, 我来代你祈祷。 接着, 就边祷祝边掷杯求签。 结果, 杯是胜杯, 签是好签, 姑嫂很高兴地回家去了。 谁料一到家, 小姑便暴病身亡。 当夜, 大老爷托梦给庙祝, 这姑娘看中了他, 他也看中了这姑娘。 要庙祝通知姑娘的家人, 在她出殡之前必将她的容貌刻成神像安置入庙, 称 安济圣王夫人 。家人知道大老爷得罪不得, 只好照办。 有一年迎神赛会, 安济圣王的神轿经过 真君宫 , 他发现宫中神龛上的真君夫人如花似玉,不觉动心。 此后他便常常到真君宫去。 真君宫里的真君爷, 原是隋唐时候的名医孙思逊。 隋文帝封他为 国子博士 他不受, 唐太宗封他高官他也不要, 后人称他为 孙真人 和 真君子 。 真君宫 门庭冷落, 香火稀疏, 真君爷穷得可怜。 安济圣王肯光临, 真君爷夫妻自然很高兴。 一次, 安济圣王找真君爷赌十二字 花会 , 说压对花字以一赔十。 真君爷图侥幸, 想赢他一些元宝来过日子。 谁知连赌连输, 数额巨大, 无法偿还, 安济圣王乘机提出要真君夫人作抵押。 真君爷不同意, 安济圣王沉下脸, 扬言要踏平真君宫。 真君夫人贪图富贵, 竟说她愿意做安济圣王的偏房。 真君爷后悔莫及, 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夫人被人家带走。 从此, 安济圣王就有了一位二夫人。 虱母仙教人抱大石 虱母仙行乞来到登塘章厝, 恰巧那里要建大祠堂。 乡里老大听说他晓得地理风水, 就请他来替祠堂大门楼定个方位, 希望日后乡 里能出些出入头地的人才。 虱母仙答应了, 乡里老大便叫来一个力气很大的壮汉给虱母仙使唤, 虱母仙要壮汉把搁在乡里后面的一条大石坯, 抱到乡 里前面来, 打算做大门槛用。 石头很笨重, 那壮汉抱到半途便扔下了。虱母仙看到这情形, 便笑着对那壮汉说: 看来你们乡 里只能出壮丁, 不能出贵人了 。 为什么? 大凡祠堂越前越好。 你为什么不早说?我再抱前些! 再抱就不算数了。 据说, 后来章厝真的应了这话。 蔡大用惩治土地公 旧时潮州一带乡村路口的土地庙, 都是供着一尊土地公偶像, 唯独金石镇潘厝村前山片的土地庙里, 供着两尊。 这事有个来历。 说是明朝嘉靖年间, 金石出了个名叫蔡大用的人。 他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 自幼酷爱练武, 不肯读书, 经常逃学, 受到祖父的责骂和杖打。 一天, 蔡大用又逃学了, 为了逃避祖父的打骂, 当夜就睡在潘厝前山村口的土地庙里。 半夜,他跑出庙门口拉尿, 忽见庙前的池里钻出一个水鬼, 溜进庙来, 跪在土地公前, 说他做水鬼已经三年多了, 至今还没有人来接替, 恳土地公帮忙, 好让他投胎转回人世。 土地公满口应承说: 好吧,村里有户人家, 平时不给我烧香磕头, 年节也不供三牲果品, 就让他们的小女儿接替你好了。 他停了一下说: 明天中午, 那小女孩要到田里给父兄送饭, 路过池边, 就让她代你做水鬼吧。 水鬼说: 那小女孩从不下水。 土地公说: 到时候我刮起一阵风, 把她头上的竹笠吹下池去, 她还能不下池去捞? 水鬼谢过了土地公, 就溜回池塘里去了。 蔡大用见土地公原来是这般心肠, 心里很气愤, 决心惩治他一下。 第二天中午, 蔡大用假装在池塘附近玩耍, 果然有一个小女孩提饭篮走过来, 突然平地刮起一阵大风, 把她头上的竹笠刮到池塘里去。 小女孩一急, 放下饭篮, 正想下池去捞竹笠, 蔡大用连忙拖住小女孩, 吩咐她千万不要走近池塘。 接着, 自己便飞步跑进庙里, 把土地公像抱到池塘边, 大声说: 让你这老不死自己去代人做水鬼吧! 话说完就 扑通 一声狠狠地把土地公扔进池塘里,过了一会, 自己才下池去帮女孩捞起竹笠。 水鬼早已在水下面等了好久, 忽听 扑通 一声响, 料定必是小女孩无疑了, 于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 双手紧紧把土地公抱着泅回池底里去了。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 蔡大用长大考中武进士, 做了朝廷命官。 当他衣锦荣归路过这里, 只见土地公 咕咕咕 地从池塘底下冒出水面, 跃到路上, 跪在他面前恳求说: 蔡大人! 小神自从做了水鬼, 不见天日, 苦不堪言, 请饶了我吧! 蔡大用问他还要不要每隔三年就让人去做一代水鬼,他说再也不敢了。 蔡大用见他有悔改之心, 才让村中父老为他重装金身, 放回庙中供奉起来。 自从老土地做了水鬼, 乡 民便已另塑了一尊土地公放进庙里, 如今老土地复职, 庙里就有两尊土地公了。 庵埠老爷大细目 传说古代潮安县庵埠镇有个仙溪神庙, 庙内的老爷很显, 有一天, 农夫来求明天落雨, 因为菜地急要用水, 不久有渔夫求明天出太阳, 他要晒鱼脯。 老爷过两天就要调任, 任间一直没有什么生意,但一天就来两宗, 要求又不同, 真难办, 谁知又进来第三个人, 求刮风, 因要出海远航。 听着他们都说要用猪头五牲来答谢, 老爷想到只能收得一份, 便闷闷不乐, 夫人见他不快、 问明原因后对他说: 这有何难? 日来落雨夜来晴、 鱼脯哙干菜哙青、 半夜刮风船过港、 好收猪头共五牲。 老爷很高兴, 一天内把三件事办好, 第三天收了答谢, 满载而归。 新老爷是个糊涂虫, 由于没有夫人, 便叫一个小鬼跟班, 有一天夜里老爷食酒醉, 拿一只官靴做枕头, 而叫小鬼: 寻我一双靴, 掠去吊喀厅。 此小鬼更是糊涂: 青肓更有青肓叠, 只找出床下一只靴, 另一只找不到, 当时有个大脚房(象皮肿老烂脚, 多是单只) 乞食, 因脚有恶臭, 无人收留,便蹲宫宿庙, 当夜正在庙廊睡觉, 小鬼以为官靴是这个人拿去穿的, 便把大脚房的病脚脱下来, 吊在大厅上。 大脚房一觉醒来, 发现浑身轻松; 脚肿尽消! 即时狂奔而出, 到了街上, 另一个大脚房乞食见了大异: 人说外三内四, 脚廉十二, 大脚房糜一世, 你做哙好? (潮州俗语说外脚目烂要三年才好,内脚目是四年, 小腿烂要十二年才好, 象皮肿老烂脚无药可治。) 大脚房实言以告, 这个大脚房一听大喜, 当晚也去仙溪神庙庙廊睡觉, 以祈病愈。 那知老爷天亮醒来, 小鬼把吊大厅的靴拿来给他穿, 他拿起病脚臭不可闻, 从床上摸出真靴穿好, 把小鬼臭骂一顿: 臭靴不可浏(留) 宫中、 今夜着去凑成双。 小鬼知事情办坏, 靴只脚无, 便把臭靴给他穿上, 边穿边说: 臭死, 还你。 大脚房被惊醒, 发现两条腿都肿得象穿靴, 便大骂老爷 大细目, 有人睡后病好, 有人睡后做下肿, 这就是 庵埠老爷大细目 的由来, 喻不平等对待。 由于这个乞食到处骂 庵埠老爷大细目 , 仙溪庙名声很坏, 老爷生气, 便把小鬼拖到城隍庙内杀掉。 另找一个小鬼跟班, 这小鬼甚是机灵, 凡有人来说坏话的, 他都会记住面貌, 如张三葱管鼻(鼻孔壁薄如葱管), 如四蝙蝠耳(耳廓薄而且张开), 王五龙眼目(眼睛小如桂圆核) 等汇报后降罪于他, 故无人敢去庙内骂老爷。 俗话说: 三个乡 间硕(聪明), 当无个城内憨(笨); 三个城内硕、 当无个庵埠憨。 早就说庵埠的人最精明了, 果然有人说: 我不但敢骂老爷, 连老爷个香炉也敢偷、 小鬼无我办法。 他脱光衣服后青蜒倒立, 以手代步进庙而去, 双脚夹住香炉后再出庙门。 老爷食酒回来, 发现香炉不见, 便问小鬼, 小鬼说: 我看着了, 个物(那人) 塘(长) 手短脚,细头大浪抛(阴囊)。 老爷听了奇怪: 说这样的人不是人, 定是鬼, 便拿《鬼薄》 出来查对, 但也查不到这个样相的, 潮州有句俗语叫 鬼薄查无 出实于此, 喻没有前例。 陈大器离城七铺 明朝嘉靖年间, 潮阳县城的陈大器任御史, 人称陈御史。 某日, 他与原籍潮阳县贵屿的陈国舅即陈北科同时上朝。 嘉靖皇帝知道他们是同乡同姓, 就问陈御史: 陈卿, 你与国舅同乡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 陈大器一贯老实, 就以实情呈报: 启奏我主万岁, 我们两个虽是同县人, 也都姓陈, 但臣是县城陈, 国舅是贵屿陈, 贵屿离城还有 七铺 哩! 七铺 是何意? 皇帝不明白, 就再次发问。 陈北科抢先解释: 万岁啊, 我与御史家房屋相连, 御史的意思是说我们两家离得近, 相差的距离就只七步, 小时候我们还在一起玩呢。 噢!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御史在旁也不便辩白, 只好作罢。 义井巷 潮州开元寺路不远处的东畔有一口古井, 人称为 义井 , 井对面的胡同, 便称为 义井巷 。 相传南宋末年, 元兵入侵, 南宋皇室南逃。 帝死后, 陆秀夫、 张世杰等大臣拥立赵昺为皇帝。次年, 元兵进一步南侵, 帝昺继续逃走。 当他们一行来到潮州的时候, 由于当时兵荒马乱, 城中居民门户紧闭, 帝昺一行口渴难忍。 当他们走到城南时, 见路旁有一口井, 井水清澈。 可是到处找不到汲水用具, 真是望水莫及。 宋帝昺长叹一声: 难道井水也来欺负朕么? 说来也怪, 话音未落, 但见井水蓦然上涨, 涌至井面。 帝昺大喜, 以手掬水痛饮, 感慨地说: 井也知君臣之义! 并封为 义井 。 从此, 义井 和 义井巷 的名字便叫开了, 并留传至今。 林大钦的故事 一、 潮汕儿童 出花园 咬鸡头、 穿红屐 的由来 潮汕有个习俗, 儿童每到十五岁, 就得履行 出花园 手续, 按例就要 咬鸡头、 穿红屐 ,相传这个例俗是仿照当年林大钦少年时期的做法而一直继承下来的。 少年时期的林大钦, 因为家里很穷, 没法供他读书, 但毕竟他父母亲不忍心他失学, 经东借西凑, 勉强为他交了书费, 让他上学。 上学那天, 因没钱买红鞋, 他父母亲又难住了。 因为学生入学必须穿红鞋, 一是穿鞋是斯文的表现, 二是仿效官鞋, 意味将来孩子也能当官。 最后他父母亲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到街上买了一双便宜的木屐, 然后用红油将木屐涂成红木屐, 将它当成红鞋, 让大钦穿着去上学。 上学第一天, 林大钦穿着红木屐, 背着书包, 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路上, 他看见许多人在围观什么, 就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 原来有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 脚下摆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 雄鸡头上髻 , 并对围观的人群说: 这个对让你们对, 谁若对上了, 这只大公鸡就送给谁。 但若 对错了, 就请送给我一文钱就行。 围观的人都不作声, 可能都在苦苦思索。 此时适逢林大钦的衣袋里尚存有一文钱, 他暗想, 我何不来试一下, 若对错了, 这文钱送给他没多大关系, 如若对上了,这只大公鸡抱回去, 爹娘一见定然甚为高兴。 主意既定, 林大钦便上前大声说: 我来对一一 牝牛项下须 。 在场的人听了, 都大声叫好, 那个提大公鸡的人也不得不连连点头, 并上前把大公鸡送给林大钦。 林大钦抱着大公鸡, 欢天喜地地回到家里, 将情形告知他父母亲, 他父母亲听后, 高兴极了, 便将大公鸡杀了, 剁了个大公鸡头让大钦吃, 意思是: 希望大钦每次考试都得头名, 日后当官戴红冠, 后来, 果然大钦考中了状元, 人们才记得他儿时曾有过这么一件事, 认为这是个好兆头, 便在以后凡孩子初入学时, 都要给孩子穿红屐和吃鸡头, 这个做法一直沿袭下来. 成为今潮汕儿童 出花园 的习俗了。 二、 初当先生 当林大饮读书读到十六岁的时候, 他父母亲觉得实在难以支持下去了, 便对他说: 钦儿啊,你已经不小了, 咱家实在太穷, 你还是想办法挣钱吧。 林大钦的确是个很听话的孩子, 他听了父母的话后, 便退学回家。 但要干什么呢?做生意无本钱, 做苦力欠力气。 最后经人介绍, 决定到附近一个乡 村去当教书先生。 第二天, 林大钦便随这个介绍人来到这个乡 村, 见过族长。 族长见他还是个孩子, 有点看不起他, 但又未知这个孩子的学识如何?决定当场试他一试, 便笑着对他说: 我们这里有个地方叫 银湖院 , 院后生长了许多 虎耳草 , 我曾以之打算作一副对联, 可是只拟出上联, 下联怎么也拟不出来。 你既然是来做先生, 就请麻烦帮我想一想吧。 林大钦笑着问: 那上联你是怎么拟的? 族长答: 银湖院后虎耳草 。 大钦听后又问道: 你们村后不是有个 金石宫 吗?听说宫前面种有不少龙眼树, 你可以用它来作个下联吧。 族长听后即答道: 那就有劳先生了 ! 林大钦听毕即随口吟道: 金石宫前龙眼花。 族长见大钦思路灵敏, 才华不凡, 下联又对得如此工整, 遂答应他在这里当教书先生, 同时对他十分器重。 三、 解谜赴宴 有一次, 翁万达的丈人孙有庆要过生日, 准备大摆酒席, 宴请众乡亲朋友。 当时适逢林大钦正在孙有庆家中当先生, 按理应请他赴宴的, 但眼见孙府的请帖都发完了, 就是没有林大钦的份儿。 孙有庆生日那天, 林大钦闷闷不乐地坐在家里, 他母亲也为他感到气愤。 快到晌午的时候, 孙有庆的仆人匆匆送来一张请帖, 他母亲接后打开一看, 不觉又呆住了: 虽说是请帖, 可里面全没有一句请人赴宴的言辞。 便将其递给林大钦, 林大钦接过一看, 只见上面书: 吃尽牛头肉, 猪儿借刀烹; 传书人不见, 片言在丹青。 便笑着对他母亲说: 孙有庆请我马上赴宴! 他母亲不解地问: 他里面没有请你赴宴啊? 林大钦对他母亲说: 孙有庆写的请帖是一则字谜: 吃尽牛头肉 是 午 字; 猪儿借刀烹 是 刻 字; 传书人不见 是 专 字; 片言在丹青 是 请 字。 连起来就是 午刻专请 。 林大钦的母亲听后, 哦 的一声, 高兴地笑了。 四、 吟诗借宿 林大钦在外教书时, 有一次因事外出, 回来时不想天色已晚便到一个叫 黄山 的乡 庄借宿。但他一连敲了好几家的门, 人家都不让他借宿, 生怕是强盗或歹徒化装来寻麻烦。 林大钦气得骂了一句 黄山脚牛, 唔识大鸟! 此时, 乡 间有一长者上前对大钦说: 你既是教书先生就是懂得文墨的人, 若能以你刚才骂的那八个字, 做首 藏头诗 , 我们就让你借宿。 林大钦听后心里也就明白了: 因为当时各地乡村盗贼甚多, 为安全起见, 黄山乡 人才不肯轻易让林大钦投宿。 而做好这首藏头诗, 也足以证明他的身份。 于是他略思一下, 便大声地吟颂起来: 黄昏步行到此间, 山路崎岖实艰难, 脚酸手软行不得, 牛羊归巢客心寒。 唔尝结交路朋友, 识读诗书也枉然, 大鹏飞过庭前树, 鸟巢栖凤有何妨! 那长者和众人听了, 都佩服林大钦的高才, 也确认他不是坏人, 就让他在黄山乡 借宿了。 五、 巧对得娇妻 有一年, 翁万达的岳父孙有庆又要过生日, 照例大摆酒席, 宴请众亲友。 林大钦是孙有庆聘请来的先生, 当然也少不了他的份儿。 是日, 林大饮应邀参加宴会, 因孙有庆十分赞赏林大钦的才华, 所以他对林大钦十分器重, 入席时, 把上座让给林大钦。 此时, 翁万达也应邀前来赴宴, 一见上座坐了一个不相识的青年人, 便不高兴起来。 经他岳父孙有庆介绍, 才知他叫林大钦, 然而他暗想: 林大钦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教书先生, 有多大本领, 他竟坐上座!便想当着众人面前, 使他难堪一下, 便对大钦说: 今天有酒不可无对, 林先生敢答我的对么? 林大钦答: 虽不能说 敢 , 但愿听翁进士指教。 翁万达听罢, 看见桌上已摆了蟹、 虾等和其他酒菜, 便随口念道: 叉手蟹. 鞠躬虾, 今日敢来陪进士 , 林大钦听了, 也毫不客气地答道: 扬爪龙, 展翼凤, 他年要去待至尊 。 翁万达听后, 不禁吃惊地想一一这小子口气不小啊。 酒过二巡, 翁万达望见烛台上的红烛, 火舌大而红, 又作对道: 烛火腾腾, 如虎弄舌 , 林大钦听罢, 侧眼看见一傍的香案, 轻烟缕缕上升, 即答对道: 香烟袅袅, 似龙翻身 。 翁万达见他才思敏捷, 口气不凡, 日后必定成才, 便私下与孙有庆商量, 将尚未出阁的小姨子许配与林大钦。 正是: 林大钦无心答联对, 翁万达有意拉良缘 六、 助鬼解难 在林大钦定亲后第二年, 适逢正赶上魁期, 林大钦遂决定上京考取功名, 时潮人往京城, 都必先从揭阳岭上之古道, 然后过惠州直达番禺, 再转道上京城。 这一天近晚,林大钦行至揭阳岭时今丰顺县境内, 有一些当地人告诉他, 前面有个地方叫 白水际 , 夜间是不可赶路的。 听说从前有个秀才, 也要上京赶考, 走到这里, 看见 白水际 这地方山清水秀, 别具特色, 便无意中哼出一只上联来, 但怎么搜肠刮肚, 也找不出只下联来, 被同行的人笑个半死。 这个秀才顿觉无地自容, 一气之下, 竞寻短见死了。 自此他的阴魂不散, 每天天一黑, 便在 白水际 附近不断地、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潮汕民间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核心,回复,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4-28 #小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核心,回复,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6-24 #小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核心,回复,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6-24 #故事大全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核心,回复,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6-25 #小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回复,核心,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6-24 #故事会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回复,核心,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6-24 #故事大全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故事潮汕民间故事

林大钦,吴殿邦,吴潘,陈三,李子长,韩愈,潮州,魏忠贤,财主,夏雨来,薛中离,宝珠,师爷,林大,会员,知县,宋帝,方耀,核心,回复,李老,师傅,百姓,差役,水鸡,潮州城,佣工,寿屏,皇帝,银子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风水被破坏的传说

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风水被破坏的传说

胡先生,潮州,母亲,莱芜,李子长,林师,贾夫人,地理,师爷,风水,先生,潮州人,老爷,韩江,刘龙图,天子,夫人,太师椅,教训,蛟龙

2020-04-03 #故事大全

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风水被破坏的传说

潮汕民间故事 潮汕风水被破坏的传说

胡先生,潮州,母亲,莱芜,李子长,林师,贾夫人,地理,师爷,风水,先生,潮州人,老爷,韩江,刘龙图,天子,夫人,太师椅,教训,蛟龙,东屿,天之,蓬山,路中,银剪,一班人马,三河,人们,京官,人才

2020-04-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