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百家姓小故事——弓长张 上海戏曲学习协会

时间:2020-09-02

百家姓王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1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王朝。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几代人地坚持,虽未给孩子留下万倾家产,但却为孩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命脉。

2015年6月17日,一百零二岁的张充和在美逝世。随着张充和的离世,曾经被称为“最后的名门闺秀”、名气仅低于宋家三姐妹的张家四姐妹和她们的传奇人生从此走入了历史的尘埃。

▲张家兄弟姐妹

(前排左起:充和、允和、元和、兆和,后排左起宗和、宇和、寅和、定和、宁和、寰和)

春风轻曲九如巷

合肥张家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名门大族,与同乡李鸿章家族齐名,张家的发迹人物、四姊妹曾祖张树声也是李鸿章的淮军老人,与李关系密切,称得上是休戚与共。

张武龄是张树声的孙子,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与蔡元培、蒋梦麟等当时许多有名的教育家结为朋友。他醉心于平民教育,受蔡元培先生影响,在苏州创办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推动女子教育。

▲20年代,张武龄在寿宁弄8号

光绪三十二年,张武龄与扬州名门之女陆英成亲,据说结婚时陆府的“嫁妆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这种大户人家的排场和神气今天我们大概再也无缘见到了。

▲唯一保存下来的陆英照片,摄于上海一家照相馆

张武龄婚后育有四女六子,四个女儿名字分别是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名字都长了两条腿,既寓长大后女儿要嫁人随夫走,也寓女子须自立,要走自己的路。六个儿子则分别取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都带“家”字头,意思是男孩要留在家里的。

▲1916年摄于上海

(从左往右依次是兆和、寅和、家庭教师万老师、宗和、允和、元和)

张家有女初长成

张家的四位美丽千金很快便出落成婷婷少女,她们深受传统文化染,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她们平和温润、知书达理,昆曲、书法、丹青、诗词无一不精,皆有才女之名。

▲1921年母亲去世后 寿宁弄老宅后花园假山上

(左起:元和、兆和、允和)

大姐张元和精昆曲,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三姐张兆和因沈从文的追求名声最响,四妹张充和才华最全,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张家弟弟们又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一个个多才多艺,一人便是一道风景。

▲张家四姐妹合影

张武龄处事开明,让儿女自由发展。儿女婚姻恋爱,他从不干涉,不过问,告诉他了他便笑嘻嘻地接受,绝不会去查问对方的如何如何,更不要说门户了。

▲张家四姐妹与张武龄于抗战前在九如巷老家

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我常常想,张家四姐妹后来所拥有的从容、豁达而又坚定的精神气质,是不是得益于那个特殊的时代?

▲张家四姐妹合影

天成佳偶是知音

当时,在苏州乐益中学四姊妹父亲张武龄创办教书的叶圣陶曾这样评价:“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而娶了这四位才女的幸运儿分别是昆曲名家周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大师沈从文和德裔汉学家傅汉思。

▲抗战胜利后张家最后一次大团圆

(前排左起:周晓平、沈龙朱、沈凤雏,次排左起元和、允和、兆和、充和,第三排左起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后排左起定和、寅和、宁和、宇和、寰和、宗和)

元和文静端庄,仪态优雅,属于典型的大家闺秀。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时便有“大夏皇后”之称,追求者自然不在少数,但却没有一人入她法眼,直到后来结识了风流倜傥的昆曲名伶顾传玠。

▲元和与充和,八十多岁的柳梦梅和七十多岁的杜丽娘

二人的相识颇具浪漫色彩。元和一生痴迷昆曲,当时正与二妹允和等一些女孩子学唱《牡丹亭》“拾画叫画”一折。正值韶华岁月的张元和深为柳梦梅的痴情所感,极想知道舞台上“拾画叫画”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便给顾传玠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加演这一折。顾接信后很快就回复,同意在大世界上演“拾画叫画”一折——于是便有了张元和与顾传玠的初遇和相恋,这一年,张元和22岁,顾传玠20岁。

▲张元和与顾传玠

在当时轻视艺人的传统社会里,顾传玠放弃了他的戏剧才华转而经商,却一路跌跌撞撞,并不顺利。张元和一生深爱顾传玠,但她也难免有所憾,在顾传玠死后,元和复出登台,搬演《长生殿·埋玉》,她说:“原来我埋的不是杨玉环,而是顾传玠这块玉啊。”▲张元和、顾传玠结婚照

允和结婚最早,她与周有光的恋爱也是水到渠成,波澜不惊。当时两家都在苏州定居,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在乐益女中读书,与张允和是同学,允和常常到周家来玩,与周有光自然而然也就认识了。两家的风气也都自由开通,孩子常常结伴玩耍,坐船,骑车,骑驴,苏州古城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张允和、周有光结婚照

后来,周有光到杭州教书,恰好张允和也到杭州的之江大学借读。就这样,在美丽的西湖边,张允和与周有光开始了他们的恋爱旅程。多年以后,周有光忆及当年的旧事仍津津有味:“杭州地方比较小,又方便,附近又好,我们周末到西湖玩,西湖是最适合谈恋爱的。有一个星期天,我们一同到杭州灵隐寺,从山路步行上去。当时恋爱跟现在不同,两个人距离至少要有一尺。”

▲晚年周有光与张允和

兆和的恋爱是三姐妹当中最出名的,她与沈从文的爱情可谓是妇孺皆知。当时兆和正在在中国公学读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1号”、“青蛙2号”、“青蛙3号”。她的老师沈从文也是众多“青蛙”中的一员,二姐允和曾笑沈从文说他大概只能排为“癞蛤蟆第13号”了。

▲张兆和与沈从文

对于沈从文的这段爱情,梁实秋在《忆沈从文》一文中记述甚详:英语系的女生张兆和女士是一个聪明用功且秉性端庄的小姐,她的家世很好,多才多艺的张充和女士便是她的胞姊。从文因授课的关系认识了她,而且一见钟情。……他会写信,以纸笔代喉舌。

张小姐实在被缠不过,而且师生恋爱声张开来也是令人很窘的,于是有一天她带着一大包从文写给她的信去谒见胡校长(胡适),请他作主制止这一扰人举动的发展。她指出了信中这样的一句话:‘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你的肉体。’她认为这是侮辱。▲张兆和与沈从文

胡先生皱着眉头,板着面孔,细心听她陈述,然后绽出一丝笑容,温和的对她说:“我劝你嫁给他。”张女士吃一惊,但是经不住胡先生诚恳的解说,居然急转直下默不做声的去了。

其实,真正让兆和倾心的还是沈从文那些曼妙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如此美妙的文字,有哪个少女会不陶醉?

▲张兆和与沈从文

充和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是陈寅恪、金岳霖、胡适之、张大千、沈尹默、章士钊、卞之琳等等一代宗师的同时代好友兼诗友。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张充和昆剧表演照

张家多才多艺的小妹充和最后嫁给了曾在北大教书的汉学家傅汉思,傅汉思是世居德国的犹太人,在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中国学习中文,从事中国历史、文学的研究和教学。1949年初,张充和与傅汉思赴美定居。

▲张充和、傅汉思结婚照

良辰美景奈何天

抗战初期,张武龄避难老家肥西乡下,死于疟疾,四姐妹也在战乱中各自奔忙。1949年江山易手,周有光、沈从文夫妇留在大陆,张元和伉俪去了台湾,张充和与傅汉思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四姐妹三地分隔,直到1980年代才重新聚首,而此时张元和的夫君顾传玠已逝去多年了。

▲张家四姐妹晚年合影

丈夫去世后,元和又复出票戏。后来她定居美国,办曲社,唱昆曲,并常与曲友一起登台义演——元和一生都生活在戏里,她嫁的其实不是顾传玠,而是典雅的昆曲。

▲《昆曲身段试谱》 元和著、充和手书封面

张允和与周有光情深意笃,走过了幸福的一生,夫妻俩喝下午茶的浪漫风采也让年轻人艳羡不已。90岁后,“俏老太太”允和相继出版了《多情人不老》、《最后的闺秀》和《张家旧事》,为后人留下了自己的记忆。2002年8月,张允和去了,深爱她的夫君周有光一直陪在她身边,双手紧紧相握。▲晚年张允和与周有光

四姐妹中兆和的命运最为坎坷。1949年后,沈从文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放下笔后的沈从文感到无所适从,他选择了一种最激烈的抗争方式:割破颈子,又喝了一些煤油,后来虽然被抢救过来了,但从此脖子上却留下了“刀割的痕迹”。此后,每一场政治运动都没有放过这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离世,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湘西。

▲晚年张允和与沈从文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对两人之间的婚姻做了一个总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晚年周有光、沈从文夫妇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到21世纪,居住在大洋彼岸的充和,却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古老生活方式:每日晨起,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吹笛唱曲。那样一段风云变幻的岁月,外界的一切天翻地覆,新事物层出不穷,但似乎对充和没有任何影响。她最爱穿的还是手工制的旗袍,她用自己园子里长出来的绿竹做笛子,她最舍得花钱的是质地精良的笔墨纸砚。

▲晚年张充和练习书法

2015年6月,张充和在美国的家中去世,她是在睡梦中离开人世的,没有任何病痛和挣扎。从始至终,她都保持着淡然与优雅。张充和写过一句诗,可以作为她的人生写照: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世人的赞扬与缅怀都与她无关,她已然远去。

▲张允和所书

春来犹发旧时花

昔日的贵族没落,合肥大宅院里的共同的少女记忆;曾经的时代新潮,四姐妹是第一批上海中国公学的预科女生;曾经的民国旧影,比如与昆曲艺人的联姻;激荡的政权更迭,她们爱好的昆曲曾经喑哑;50年后,她们的身影出现在昆曲舞台,却也走进了历史的尘埃。▲张家四姐妹合照

这一切,都成为她们生命中刻骨铭心的记忆,连同岁月沧桑,成为她们生命的底色。张家旧事,像是水流,润蕴着,浪迹微微,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始终充满活力,动人心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百家姓小故事——弓长张 上海戏曲学习协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皇五帝的故事

三皇五帝的故事

之谜,刘墉,武则天,上海,刘彻,杨月楼,霍去病,郑和下西洋,三皇五帝,冤案,和珅,广播电视,宝马,故事,智斗,电视,雍正,卫青霍,周雯,武大帝,虞姬,阿娇,太子,大将军,上海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复旦大学出版社,家庭教育研究会,小庙,...

2020-04-20 #故事大全

三皇五帝的故事

三皇五帝的故事

之谜,刘墉,武则天,上海,刘彻,杨月楼,霍去病,郑和下西洋,三皇五帝,冤案,和珅,广播电视,宝马,故事,智斗,电视,雍正,卫青霍,周雯,武大帝,虞姬,阿娇,太子,大将军,上海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复旦大学出版社,家庭教育研究会,小庙,...

2020-05-06 #故事会

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将开幕 见证古老戏曲越来越多第一次

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将开幕 见证古老戏曲越来越多第一次

戏曲,作品,小剧场,朱买臣,陈仲子,上海,传统,剧场,故事,梨园戏,图说,剧目,小戏,长江,崔氏,人生,全国,剧照,黄梅戏,导演,官方,越剧,主创,曾静萍,张僧繇,蔡晓,和发,中国,世界,京剧

2017-06-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上海昆剧团昆曲《四大名著》将 “云端”亮相中华戏曲艺术节

上海昆剧团昆曲《四大名著》将 “云端”亮相中华戏曲艺术节

吴双,沈昳丽,蔡正仁,谷好好,上海昆剧团,四大名著,长江日报,鲁智深,中饰,西游记,剧院,昆曲,戏曲,山门,武汉,铁扇公主,虎囊弹,元明,吕布,梅冬,薛宝钗,戏曲艺术,上海,中华,云端,中心,全程,作品,作者,取材自

2015-01-17 #故事大全

四川景区再次开放百家姓古镇招募100名姓氏代言人

四川景区再次开放百家姓古镇招募100名姓氏代言人

游客,景区,对联,古镇,严格控制,四川省,场所,百家姓,指南,能力,四川蓬溪,米左右,中招,协会,冠状,健康状况,人员,剧院,博物馆,地方,大使,大堂,娱乐场所,打卡,工作指南,展厅,导游,建议,情况,承载能力

2016-12-23 #故事会

用戏曲讲述扶贫路上的故事 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亮相上海滩

用戏曲讲述扶贫路上的故事 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亮相上海滩

民乐,韩正,甘肃省,全国,剧目,秦腔,书记,会演,文化,现代戏,图说,官方,戏曲,敦煌,旅游部,甘肃,老百姓,观众,边肖,现实题材,基层,女儿,特权,白玉兰,红梅,舞台,艺术,全国优秀,演艺公司,草青青

2011-08-23 #长篇故事

2015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本科招生命题编讲故事100分:抽取题目 准备十五分钟左右

2015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本科招生命题编讲故事100分:抽取题目 准备十五分钟左右

上海市,戏剧,上海戏剧学院,实验,李健吾,熊佛西,顾毓琇,顾仲彝,黄佐临,山东大学,中国,专门人才,前身,先生,信息,全国,学校,命题,艺术院校,戏剧家,戏曲学,艺术,院长,讲故事,高等院校,题目,大学招生,本科招生,著名教育家,院系调整

2020-08-05 #故事会

她们是一群爱“越”人 唱腔婉转细腻 身段轻盈回转……不到戏曲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她们是一群爱“越”人 唱腔婉转细腻 身段轻盈回转……不到戏曲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越剧,戏曲,株洲,剧团,天元区,戏剧,舞台,专场,协会,身段,红楼梦,红楼,粉丝,记者,越剧团,难处,传播,训练,志愿者协会,才子佳人,越来越好,唱腔,会员,全本,全国,兴趣,剧种,大戏,小众,戏迷

2016-02-2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