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北仑 那些一线抗疫人员背后的家庭故事 看哭了……

时间:2020-07-13

抗疫家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5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原标题:北仑 那些一线抗疫人员背后的家庭故事,看哭了……

在疫情面前,有许多人默默坚守,为抗击疫情无私付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守护生命。

每一位守在一线的抗疫人员背后,

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

6岁男孩豆豆的特殊春节

1月30日晚上7点多,北仑高速路口,医护人员正忙着给同行车辆司乘人员做体温检测。在路口的不远处,小男孩豆豆安静地坐在车厢里,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扒着窗户看向路口忙碌工作的爸爸。

豆豆,大名王廷煊,新年正好是6周岁。豆豆的父亲是北仑区妇保院宣教科科长王辉,母亲是宁波市疾控传染病防治所医生 丁克琴。

这个春节,疫情来势汹汹,也让豆豆的父母格外忙碌。“我们既是医务工作者,也是共产党员,必须回来。”因为老家没人照顾,豆豆也跟着长途跋涉回到了北仑。

疫情就是疾控人的战令。回到北仑后,妈妈丁克琴每天几乎是7点出门,晚上10点才回家。爸爸王辉同样忙碌。虽然不接诊发热患者,但是王辉正月初二就前往北仑高速路口做体温排查了。

父母忙着抗击疫情,豆豆谁来照顾?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让丈夫带着豆豆。“相比妻子来说,我的任务轻松一些,也更安全一些,孩子跟着我,放心。”

就这样,从正月初二开始,北仑高速路口,当王辉忙着给市民做体温检测时,在不远处的车上总会有个小男孩安静地看着、等着。这个小男孩,就是豆豆。

让王辉欣慰的是,6周岁的豆豆像一夜长大了一般,不吵不闹,吃吃零食、听听小故事,累了就自己盖着小被子在车上睡觉。偶尔想念儿子,趁着空隙,王辉会跑过来隔着窗户与豆豆交流,但从不开车门进去。

懂事的豆豆让王辉欣慰又心疼,也让知道此事的同事心疼不已。“把豆豆送我家来,跟我儿子作伴。”“让豆豆和我女儿玩吧。”“辉哥,这个岗位先别去了,明天换其他人去。”在工作群里,同事的一句句话让王辉感到温暖。

“男孩子嘛,就要锻炼他在逆境中成长的毅力,我是一名父亲,要做好榜样。这个特殊时期,领导和同事们都在连轴转,作为党员,我不能拖大家后腿,自己可以克服这点事情。海强、朝峰还有其他人都有类似的情况,我不是最特殊的。”在工作群里打下这行字,王辉拒绝了大家的好意,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晚上11点,王辉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等回到车上时,豆豆早已睡着了。“‘爸爸,你去忙吧,我在车里可以的。’这是豆豆之前安慰我时说的话,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还真做到了。”说到这,王辉一下子止不住泪水。没有吵醒豆豆,王辉发动了汽车,缓缓驶向家的方向。当王辉抱着豆豆回到家时,妻子丁克琴也刚到不久。 深夜,一家人团圆,这是春节的味道。

“妈妈,我今年争取……”

1月29日晚上8时,北仑发热门诊留观定点医院滨海医院,来自区二院的护士史肖艳正在装备隔离服。当晚,是史肖艳的夜班,负责照顾正在隔离治疗的发热病人。

仔细做好隔离防护后,眼看离值班时间还有10来分钟,史肖艳抓紧拿出了手机,给妈妈录制了一个小视频。

“妈妈,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答应你的约定,我一定努力做到。等到明年,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个春节,但是你们也要答应我减少外出,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在前线才会安心,答应我,好吗?”小视频里的话不多,却让这位80后女护士史肖艳哽咽。

她请战时说的“我是单身,没牵挂”,却是父母最大的反对理由。在父母看来,80后的史肖艳年龄不小了,可是至今还没找到好归宿,人生还有很多幸福生活没体验。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父母怎么舍得还未成家的史肖艳独自奔赴疫情一线呢?

一面是可怕的疫情,一面是挚爱的父母,史肖艳选择了上“战场”。为了说服父母,她与父母定下了一个约定:等疫情过后,一定找个好归宿,给妈妈找个好女婿。

27日,史肖艳正式踏上了“战场”。滨海医院隔离病房的护士实行12小时轮班制,史肖艳的工作除了给患者测量生命体温、观察病情及解决生活需求外,还要做好病区消毒、医疗生活垃圾处理。第一天上班,直到22时她才吃上晚饭。为了节约防护物资,N95口罩每人每天一个,一天下来,她的脸上也被口罩勒出了一圈深深的红印,耳朵也勒得又红又肿。

当天回家后,史肖艳没见父母就直接去了二楼自我隔离。“我怕消毒不够彻底,爸妈弟弟和我接触后被感染。”她没有说出的另一个原因,是怕父母看见脸上的红印心疼又劝她撤下战线。

29日傍晚,独自吃完晚饭的史肖艳再次踏上“战场”。在值班之前,为了避免父母过多担心,史肖艳录下这个小视频,里面是她对父母满满的爱。

轻点发送小视频后,没来得及查看妈妈的回复,收拾了小情绪,史肖艳赶紧进入隔离病区,开始12小时的工作。因为,马上下班的“战友们”,也有家庭在等着他们回家。

九年来第一次“小别离”的母女俩

“我们开车来到一个专门隔离病人的酒店里,在酒店门外看见妈妈在和我们招手,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可是不幸的是妈妈告诉我她28天后才能回来,顿时心里有一点难过,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这篇短短不足百字的日记出自9岁女孩之手。她的妈妈是北仑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宗瑞院区中医科医生周莉。

从1月26日开始,周莉驻守隔离点。在完成14天为一个周期的轮班后,她还要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这也是女儿出生以来,母女第一次分开那么长时间。

▲周莉女儿的日记和画

作为一名中医科医生,周莉是第一次冲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刚到隔离点时,她心里也没底,不由自主地慌。病人的到来让她变得“没空去慌”。最忙时,她一个人要照顾将近40个人。

14天,不能和外界接触,活动范围仅限几平方米的房间,病人情绪的紧张可想而知。她只能一遍遍轻声细语地安慰,却是病人的“一剂良药”。也有病人本身有高血压、失眠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她还得帮忙记着药量,叫后勤保障及时送进来。

▲ 周莉一家

在接触的近40个病人中,一个9岁的小女孩给周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到隔离点之后,小女孩一直表现得怯生生的,依偎在妈妈身边一刻都不愿离开。“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她们也才9岁。”周莉的声音突然哽咽。

1月27日,周莉驻守隔离点的第二天。因为随身带的东西不够,她打电话叫丈夫送一趟。丈夫把车停在隔离点门口。周莉隔着隔离点的玻璃门,看到车窗缓缓摇下,探出了女儿的小脑袋。

“妈妈。”女儿一边喊,一边拼命地冲周莉挥手。“平时在家觉得她们挺烦人,现在看到她们……”回想起短暂相见的一幕,周莉清清喉咙,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1月27日晚上,周莉收到丈夫发来的微信,是女儿写的日记,还有一幅画:两个小姑娘和身穿白大褂的妈妈;只是母女背对而站,是分离的姿态。

“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为什么要离开那么久?能不能提早一天回来?”每次和女儿打电话、视频,面对连珠炮似的追问,周莉实在不忍心扫女儿的兴,好多次电话、视频到一半,周莉就得匆匆挂断,全副武装去接收病人。对她来说,这样的“不完美”,至少可以暂时不用面对女儿的“灵魂追问”。

在丈夫送来的一大袋东西中,周莉意外发现了一个毛绒玩具。这是女儿平时最喜欢的毛绒玩具之一,每次看电视看到可怕的镜头,都会紧紧抱着它。这次,女儿主动把它送到周莉这里,或许是希望它也能陪着妈妈度过一个又一个孤单,需要一丝丝温暖和安慰的夜晚吧。

▲周莉在朋友圈晒了女儿的日记和画,让很多人感动

如果没有这场“仗”,周莉一家本该回贵州和父母团聚的。为了这一天,她已经等了12年。

2008年,周莉远嫁到宁波。她的丈夫徐奇伟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身为北仑区中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忙碌的徐奇伟从来没有休过一个足够长,长到能陪妻女回老家的春节假期。这个春节的团聚,对周莉一家来说,不止是团聚那么简单,“大年初一,刚好是我妈妈的生日,我们还计划着回去给她过生日。”

为了“圆梦”,周莉提前一个月就抢好了车票,而徐奇伟特地跟领导请了假,还轮了一次“总值班”。1月23日,年二十九,周莉还跟母亲通了电话:“我准备开始收拾行李了,等我回来”,还冲母亲撒了个娇:“你都给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行李箱才刚刚收拾好,周莉就收到了医院发来的信息:“所有人取消休假”。来不及失望,周莉就看到医院要派医生到隔离点工作的消息,“其实我们很多同事都报名了,只是我手速比较快,第一个报名。”

周莉驻守隔离点后,照顾两个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丈夫徐奇伟的肩上。其实,早在疫情爆发之初,身为共产党员的徐奇伟就已经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随时待命奋战一线。随着疫情蔓延,各高速出口都急需医护人员监测驾驶员和随车人员的体温,已经连续十几天在门诊和门诊办公室值班的徐奇伟主动请缨夜间站岗。

这事儿,周莉也是事后才知道,“我支持他的工作,但他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来源:浙江、宁波、北仑妇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北仑 那些一线抗疫人员背后的家庭故事 看哭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北仑 那些一线抗疫人员背后的家庭故事 看哭了……

北仑 那些一线抗疫人员背后的家庭故事 看哭了……

周莉,豆豆,王辉,肖艳,妈妈,疫情,父母,隔离,女儿,北仑,丈夫,病人,一线,体温,医生,小视频,日记,丁克,工作,高速路口,一家,人员,同事,小男孩,情绪,战场,母亲,爸爸,医护人员,滨海医院

2020-07-12 #短篇故事

“在这种时刻 我们只有往前冲 别无选择!”来自北仑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北仑网

“在这种时刻 我们只有往前冲 别无选择!”来自北仑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北仑网

郑敏,冯婷婷,培训,医护人员,疫情,工作,北仑区,院区,陈山,防控,发热门诊,孩子,人员,军嫂,病人,观察点,集团,检查,二院,丈夫,医生,护士,滨海,管理科,话语,负责人,回家,建设,服务,医疗健康

2020-05-12 #短篇故事

“在这种时刻 我们只有往前冲 别无选择!”来自北仑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北仑网

“在这种时刻 我们只有往前冲 别无选择!”来自北仑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北仑网

郑敏,冯婷婷,培训,医护人员,疫情,工作,北仑区,院区,陈山,防控,发热门诊,孩子,人员,军嫂,病人,观察点,集团,检查,二院,丈夫,医生,护士,滨海,管理科,话语,负责人,回家,建设,服务,医疗健康

2020-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情之下 物业和业主之间暖流涌动——北仑网

疫情之下 物业和业主之间暖流涌动——北仑网

居民,人员,一线,小区,物业,物业服务,业主,业委会,疫情,员工,奖励,居民们,住宅小区,世茂,中支,封闭式,公告,岗位,收益,环境,食物,工作,管理,防控,小铁,明园,江星,邹慧,业主委员会,小区门口

2020-08-21 #经典故事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 活动安排 北仑图书馆第27期“苗苗悦读”中文故事会预告学龄前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 活动安排 北仑图书馆第27期“苗苗悦读”中文故事会预告学龄前

北仑,孩子,活动,苗苗,图书馆,备注,妈妈,微信,故事,护照,故事会,是世界上,如果我们,学龄前儿童,工作人员,心灵,天地,一楼,中文,和心,公众,名额,友情,北仑区,回复,图书,地点,姓名,对象,家庭

2020-04-13 #经典故事

北仑妈妈与贵州女儿的故事

北仑妈妈与贵州女儿的故事

张素君,吴小红,北仑,贵州,台江县,妈妈,女儿,苗族,爱心,丈夫,女孩,孩子,学费,大山,母亲,活动,在北,红和,家境,亲生女儿,奶奶,家庭,教师,职责,火车,男孩,生活费,公办,生活,感恩的心

2013-04-29 #小故事

宁波北仑到建德货运公司货运专线

宁波北仑到建德货运公司货运专线

杭冠,业务,物流,客户,快运,运输,包装,货物,公司,服务,物流有限公司,专业,情况,电话,和公,司提,内安,门到门,上站,暂存,专线,整车,商品,人员,全程,化妆品,司机,展会,小轿车,外包装

2020-09-02 #故事阅读

口袋富起来 脑袋也“富”起来 北仑这个志愿服务项目有故事

口袋富起来 脑袋也“富”起来 北仑这个志愿服务项目有故事

扶贫,陈军,志愿者,项目,宁波,汪清,北仑区,农户,学生,家庭,汪清县,红星,经济,组织,大赛,调研,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经济困难,任义,朱琳,罗子沟,第一书记,一主,新时代,慈善总会,社会服务中心,启动了,吉林省,乡邻

2011-04-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