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论憨山禅师的修为境界续

时间:2020-08-03

卧轮禅师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论憨山禅师的修为境界续论憨山禅师的修为境界续

醉卧白云间

百家号11 0521:24

论憨山大师的修为境界续

副标题:小乘阿罗汉的境界与佛的境界差别续

憨山禅师云“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

这段话证明了憨山禅师是一个以事废理的人,佛教提倡学习佛法,解行并重,不得偏废于佛理的研究和理解,不得偏废于修心,要解行并重。解者理也,行者事也,理与事都不能偏废,要做到理事圆融,解行并重!

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不同,略说其中利弊。

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者,虽然初始不能解行一致,事理圆融,但是明心见性后,却对成佛之路了然于胸,对成佛路上的邪知邪见或凶险已经完全能够分辨和避开。也就是说依佛祖言教明心见性者,虽然在明心初始知与行不能合二为一,理与事还不能圆融,但是用心去践行佛理,自然会理事圆融。依佛祖言教明心者会在成佛的道路上避开一切风险,通达一切境界之利弊。

依佛祖言教明心者初始“心与理”、“知与行”还不能一如,理与事还不能圆融,这就是为什么依佛祖言教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悟后起修的原因!

若不依佛祖言教明心解悟者,只是一味修证空性以及信自心是佛,最后空至无极,然后以信自心是佛这种信念作为暗示或指导,为出无极的筹码,然则并不识佛性和法性,不识佛性和法性又怎么能够证悟成佛呢?

心非佛性,佛性非心,若佛性是心,则众生皆是佛,又何来六道众生?

譬如善恶是两种属性和品质,众生用时,善与恶才与心融为一体,才会产生善行或者恶行。若心中无善恶,心就不会去践行善与恶,善、恶与心则不是一体,就不会产生任何的善行和恶行。

若心中取善,则所行皆善;若心中取恶,则所行皆恶。

佛性亦是如此,心见性,心用性,心与性才能够融为一体,才能够产生佛性的行为或法性的行为。

心证善则心与善融为一体,心证佛性则心与佛性融为一体,心证法性则心与法性融为一体。因此佛性非心,但是却要以心而悟,悟而后证,心与性才能够融为一体。

不依佛祖言教而自修者,不识佛法出世因缘,不识佛陀讲解佛法的最终的动机意图,只是以为佛法只是用来破除执着的工具,却不识佛陀讲法,重点是讲妙如来藏真如自性。

破除执着只是为证悟如来藏真如自性储备证悟的资粮,破除执着只是佛法的基础训练。

不识佛性,真如自性,却只以心证悟空性,犹如虚空,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此谓自受用法身!若以此自受用法身为佛身,则一大谬,若执着此自受用法身,则为小乘圣者境界。因其不能称之为全性法身,未能遍证三藏真如自性,只证部分法身,以少为多,以小为大,未能体证如来藏无缘大慈真如自性,不通大乘境界,所以堕于小乘自受用法身!

如来藏之无缘大慈,乃大乘之本,乃化身佛报身佛之根,乃如来藏之品质属性,若不证悟此品质属性,难以成就他受用法身。

若是大乘道,必须证悟如来藏之无缘大慈,即无相慈悲,宇宙之初,无极之内就存在的一种品质自性。因此称之为无缘大慈!若是修道不能证悟此无缘大慈真如自性,则必堕于小乘道。只能证得一部分法身,而不能遍证全性法身!

佛陀法身分为自受用和他受用二种,这在密教通关的图文上有开示。

若只为自己解脱,则只能证悟自受用法身,自己境界自己受用,证得部分法身。这样就会缺乏慈悲利他之心,不能证悟善巧方便的智慧,缺乏量根施道的能力。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禅宗的一个公案,六祖慧能与卧轮禅师的公案,卧轮禅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闻之对曰“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做么长”。

而憨山禅师和永嘉禅师即是卧轮之辈,用的都是同一种修心法门。就是断除思想,断除思维意识和对佛经的理解。而六祖直指其修心法门的弊端,指出卧轮放弃百思想,放弃对佛经的思维理解,是错误的!

憨山禅师、永嘉禅师、卧轮禅师,的修心法门只是小修为小境界,却以小为大,以小乘道误作为佛道,此之大谬。而六祖则为大乘得道者,境界远远高于憨山禅师、永嘉禅师、卧轮禅师之上。

所以永嘉禅师、憨山禅师、卧轮禅师都是断灭百思想之辈,以实修断灭明理,实乃大谬!实修为事,思解为明理,事理圆融,两不偏废,若佛理未明,只顾实修,到了最后,佛陀所讲重点都不知道,修来修去最多也只是小乘自我解脱的境界,又怎识的大乘真如自性?不识大乘真如自性,又怎么证悟无上的佛道呢?

若利用不当,什么都会带来弊端。知解利用不当,会产生弊端;实修若利用不当,会产生弊端;科学利用不当,会产生弊端;文化利用不当,会产生弊端;思想利用不当也会产生弊端。

而憨山禅师指责思维意识知解带来的弊端,就如同没智慧的人指责科学的弊端是一样的。科学如果被错误的利用了,才会产生弊端。思维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错误的使用了思维意识,才会产生弊端,若能正确的使用思维意识是不会存在弊端的!六祖慧能都不断灭百思想,即各种思想,各种正知正见!

普贤菩萨念念无穷,皆是正知正见。由此也可以看出,正念绝不是无念。

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此乃又一大谬,佛性是清净无染的,佛性是无“无明”的!

《心经》所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佛性里根本就不存在无明,假若无明出自于佛性,那么即使证悟了佛性,还是会存在无明。

所以佛性是光明无染的,佛性和无明不同属同质,所以无明为心识所生,并非由佛性所生。

憨山禅师云: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此乃和卧轮修心方法雷同,与六祖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相违之处,六祖虽也说本来无一物,但是六祖却认为不该断灭百思想,即六祖认为不该断灭各种思想和各种正知正见。

普贤菩萨念念无穷,起心动念,皆是正知正见,何来乖法体之说?若乖法体,普贤菩萨又如何能够得成佛道?若乖法体,普贤菩萨岂不与道相背?

由憨山禅师言论、永嘉禅师言论可以看出其为小乘境界,走的是小乘阿罗汉道,最好的境界就是证得阿罗汉果!即独觉之道。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醉卧白云间

百家号最近更新:11 0521:24

简介:传播正知正见 弘扬正能量

作者最新文章11 0521:2311 0420:1811 0218:07相关文章每日经济11 05新浪11 05新浪财经11 06环球网11 05环球网11 05??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憨山禅师的修为境界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传奇故事!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传奇故事!

憨山大师,大师,净土,太后,妙峰,时候,无极,身心,使者,牢山,东海,公元,华严,高僧,弥陀,开示,法界,父母,禅师,菩萨,生产,云谷,森罗,海湛,空澄,蔡洪,赵文肃,法华经,四大,一念

2020-05-11 #故事阅读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传奇故事!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传奇故事!

憨山大师,僧侣,和尚,大师,太后,广东,佛法,禅师,公元,紫柏,妙峰,寺庙,报恩寺,高僧,皇帝,明神宗,曹溪宝,人们,住持,时候,皇太后,使者,佛教,游方,西林,内库,林寺,笑岩,执事,牢山

2010-05-19 #小故事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传奇故事!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传奇故事!

憨山大师,僧侣,和尚,大师,太后,广东,佛法,高僧,禅师,公元,紫柏,百家号,妙峰,寺庙,报恩寺,皇帝,明神宗,曹溪宝,人们,住持,皇太后,使者,四大,佛教,作者,净土,时候,游方,西林,内库

2016-12-30 #长篇故事

还原历史上的丘处机 不仅是道教祖师 还是武功修为极高之人

还原历史上的丘处机 不仅是道教祖师 还是武功修为极高之人

丘处机,武功,彭连虎,沙通天,王重阳,历史,大侠,地位,境界,侯通海,小说,巨石,石球,长剑,身心,酸麻,道教,道士,射雕英雄传,代武,中多,丘师伯,周伯通,差多,掌发力,欧阳克,王处一,程瑶迦,石上山,米以

2019-04-14 #故事会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曹溪,太后,皇太后,法师,母亲,五台山,祖庭,众人,僧人,华寺,妙峰,思想,寺庙,时候,经书,肉身,雷州,影响,匡山,宣文,明肃,曹溪南,岁的时候,佛门,别号,参禅,后人,大众,大师

2019-07-10 #经典故事

曹溪中兴祖师 憨山德清的传奇故事

曹溪中兴祖师 憨山德清的传奇故事

大师,阁楼,时候,比丘,憨山大师,山德清,洪氏,皇太后,曹溪,使者,宝座,寺庙,祖师,经书,德清,传奇故事,四大,公元,净土,和尚,小男孩,小孩,高僧,污秽,父母,百姓,面部,中所,岁的时候,弥勒菩萨

2015-06-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虚云老和尚和憨山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虚云老和尚和憨山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身心,大光明,台山,禅堂,海湛,空澄,牢山,住持,一念,一夕,东海,圣母,大地,妙峰,昼夜,赤山,藏经,西单,雪月,不可得,妙明真心,憨山大师,东郭,于海,何言,卜居,圣慈,多劳,孔流,大欣

2020-08-07 #故事阅读

憨山大师:嘴上说放下 心里却放不下 这样念佛就不能断生死之根

憨山大师:嘴上说放下 心里却放不下 这样念佛就不能断生死之根

生死,世间,速效,佛号,念一,内心,净土,时候,迷乱,一念,弥陀,现世,饮食,全都是,出离心,如果我们,要知道,念念不忘,之光,智圆,白莲花,世缘,东西会,不念,东西,佛性,主人翁,事务,保得住,参禅

2018-10-3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