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佛家一则小故事 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时间:2020-07-21

一则论语一则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5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佛家一则小故事,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佛家一则小故事,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微课国学知识共享

百家号08 2318:27

佛家一则小故事,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有一个佛家小故事很有意思: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人出去下山化缘。走着走着到了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着他师父,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父就过去问她,说姑娘你想过河呀,那你过来我把你背过去吧,就背过去了。

小和尚就瞠目结舌看着,然后被过去就放下了,姑娘谢谢老和尚,他师父领着他接着走。这个小和尚也不敢问,说我师父怎么这样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得慌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他师父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你说一个人要是遭遇事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哪亲然离去哪,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

这就像说一寸长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个大伤,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从伤到伤好一直就不知道,这也是个伤口就完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邋邋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

这就是孔夫子的意义,他告诉你处世之道,你可以做得到,无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别人,自己快乐的事情自己就更多做一点。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更多地去帮助别人。《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那么他的学生樊迟曾经必恭必敬去问他说: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就淡淡地回答他,就两个字“爱人”。然后樊迟想想又问:什么叫“智”,老师又淡淡地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所以我们想想多简单,去关爱别人就死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简单。

所以孔夫子解释这个仁,说夫人者,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说每个人我们自己都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你要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那你也去立别人,你也努力帮着别人立起来,每个人我们都想发达吧,我们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你这么做了的话,叫做能近取譬。

就是在你最近的地方,你眼前看见这个人,他在街上有点事,你弯弯腰举举手就帮了他了,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的方法,这就是仁义的秘诀。仁真正核心的就是你身边做这件事,这让我想起来我读大学的时候,在英语课文上看到过一则据说事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寓言,那里面说,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时间做事是最重要的。

然后觉得这样的三个终极问题,冥思苦想,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后来有一天他很苦闷,他就微服私访,自己就下去逛去了,走到底下很偏远的地方,结果就投宿到了一个陌生的老汉家,一敲门就说你进来吧,他就进去了。到了半夜他忽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然后就发现有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了进来,这个老头就像收留他一样也淡淡地说,那个人就说后面有人追我,老头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就给他藏起来了。这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就看见追兵来了,追兵就问有没有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那些人闹闹就跑了,然后那个人洗净了血迹感恩戴德地也就走了,老头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二天国王就惴惴不安地问他说,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老头淡淡地跟他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离你最近的那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马上把这件事给做掉;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把我三个终极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个故事又做了论语的注脚。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转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交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交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容一切的人。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论语.宪问篇)。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人家的恩德呢?

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匮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像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抱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止是我们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

所以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地球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就停止了,有点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微课国学知识共享

百家号最近更新:08 2318:27

简介:触摸中华文化,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

作者最新文章佛家一则小故事,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08 2318:2708 2218:5608 2117:44相关文章历史作家煮史问道08 20凤凰08 16中国经济网08 18好玩的国学08 19于世人文08 22??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佛家一则小故事 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佛家一则小故事 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佛家一则小故事 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孔子,孔夫子,论语,百家号,事情,师父,佛家,处世之道,原则,老头,小故事,最重要,那个人,国学,作者,圣贤,姑娘,恩德,时候,过河,小和尚,这件事,以德报怨,个人,人生,分寸,地方,心灵,终极,老师

2020-07-20 #经典故事

佛家一则小故事 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佛家一则小故事 领悟《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孔子,孔夫子,论语,师父,事情,原则,老头,最重要,那个人,圣贤,姑娘,恩德,时候,过河,小和尚,这件事,以德报怨,个人,人生,分寸,地方,心灵,老师,资源,樊迟,去面对,我们自己,生活中,老和尚,佛家

2011-06-07 #故事阅读

论语里的处世之道

论语里的处世之道

论语,孔夫子,钉子,孔子,朋友,分寸,时候,篱笆,事情,子曰,学生,父母,井里,原则,社会,行为,领导,孔夫,个人,仁者,哲学,态度,距离,好朋友,关系,人格,君子,孩子,恩德,脾气

2007-07-15 #经典故事

《论语》孔子向弟子们传授礼仪之法 处世之道 讲解诗词歌赋

《论语》孔子向弟子们传授礼仪之法 处世之道 讲解诗词歌赋

孔子,朋友,弟子们,原文,君子,弟子,论语,子曰,原文中,出版社,友朋,圣人,学校,实际,意思,生气,社会,礼法,说法,需求,宫崎市定,理解为,这样的人,习礼,司马迁,其根,孔家,杜预,王有,王新新

2010-03-05 #短篇故事

《论语》中的这六句名言 教你孔子的处世之道 学会了终身受用

《论语》中的这六句名言 教你孔子的处世之道 学会了终身受用

孔子,生活,文史,身份,子曰,颜徵,黄厚,中庸,使命,作者,办法,北京,天命,方法,论语,于丹,从心所欲,圣人,三十而立,不惑,人生,仇恨,剧照,友谊,士族,子弟,子路,容器,朋友,生命

2018-03-25 #小故事

感悟处世之道和“钉钉子的男孩”的启发.doc

感悟处世之道和“钉钉子的男孩”的启发.doc

处世之道,故事,学生,小男孩,钉子,分寸,孔子,孩子,时候,教育,于丹教授,于丹,庄子,曾国藩,亲疏,作文,论语,心得,方法,教师,文档,行寡悔,真心,男孩,精神,言寡尤,钉下,启示,对自己,拔钉子

2008-10-04 #小故事

孔子之道|《论语》学而篇的结构

孔子之道|《论语》学而篇的结构

孔子,人道,学道,状态,论语,教授,过程,主旨,为人处世,人生,先圣,弟子,态度,语录,在说,第一句话,好的,作品,个人,分句,圣人,国家,境界,家庭,才能,文章,笔记,经典,行道,要务

2013-02-25 #故事会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四十七:中庸之道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四十七:中庸之道

孔子,中庸之道,子曰,成语,为人处世,主题思想,人们,修养,人物,内容,境界,无尚,春秋时期,百姓,理想,至德,至圣,道德,教育,监督,中庸之为德也,非常熟悉,其至矣乎,合外内之道,思想内涵,既不能,所包含,论语·雍也篇,民鲜久矣,社会背...

2020-08-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