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公文实践篇№11|经典!省委办公厅大秘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时间:2020-08-12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名句

提示:本文共有 188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8 分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以最简练的语言,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经验,界定了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历史定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可见,主题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强;思想性越强,文稿的生命力就越强。

深化讲话主题要把握以下重点:

一是细化领导要求。领导意图与要求最初表现的形式的比较复杂的。有的十分明确,有的仅是个倾向,有的比较零碎,个别情况下还有意见分歧的态势。因此,要对其进行提炼、深化处理,形成一个正确的领导集团(班子)的旨意。这个深化过程,首先是补充完善。领导人的新思想刚刚产生时,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很难完全正确,这就要调动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从实际出发,把它系统起来,成为完整、严谨、系统的领导思想。第二是凝炼提高。要经过智囊组织的熔炉加工、优化、磨砺,再送入领导思想体系。第三是延伸挖掘。要善于分析领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按着这个趋势拓展思路,延伸思维。这种伸延不是随意的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从客观事物的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有所突破和创新,使新的思想始终保持一种对工作的最佳导向力。(这是一项富于开拓性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对客观事物的再认识。讲话稿主题是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支持、丰富和完善的。各种材料与主题内在联系的关联度高低,对表现主题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材料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规律常常是蕴含在深层次里。事物的本质最能揭示主题。因此对材料要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注意向深处开掘,尽量挖掘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对事物要着力探求其思想意义,要在事物所显示的多方面中找出最主要最深刻的方面。这个过程就是对主题的深化的处理。

三是政策策略的具体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策略思想,一般通过会议或纲领性文件下发,贯彻到各级组织和各地区。但路线的贯彻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事件、具体政策。深化主题,必须紧紧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揭示在具体问题、具体事件上的意义,对具体事项上都有的现实、明确、具体的表现,把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图明确在各项具体事物中表达出来。

四是要量体裁衣。同样一项工作、一件事情,书记与副书记讲可能不一样,市长与副市长讲也可能性不一样,分管领导讲与部门领导讲就更不一样。有些话在私下讲可以,但正式讲就不行;有些事口头讲可以,书面讲就不行;有的话局长讲可以,书记、乡镇长讲就不行。这就是分寸,这就是区别。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站在领导层位,把握好角度,既要克服本位意识、部门色彩,又要防止“出格”、“越位”。要首先了解清楚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起草领导的讲话稿更要慎重。领导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要讲的话,如果顺序弄颠倒了,实际效果就有很大不同。事前应说的话拿到事后来讲,别人肯定会说你是马后炮;事后应说的话若放在事前说,人家肯定会说你是瞎指挥。因此,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当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部门在为党委、政府领导起草讲话时往往站的较低,把本该由部门领导讲的话改由党委、政府领导去讲。不是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而是站在部门的角度,怎么痛快怎么讲,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明显场合不妥、语言不妥、对象不妥,与领导的身份不相称。这是文秘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加以避免的。

深化主题要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主题确立以后要讲究深度,即立意要高。务虚,就要把话说在点子上,一针见血;讲实,就要把怎么办说清楚,拿过来就能干,有操作性,切忌在半空里论过来、议过去,主题散而不清。这就要求撰稿人具有较深的思想理论功底,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加强对客观事物的深刻了解和理解,掌握、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材料积累丰富并能熟练地掌握写作技法。

第一,敏锐察觉发现问题,尖锐、鲜明地提出问题。对客观事物中的问题要有敏锐的“触角”,有深厚的洞察力。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觉问题,并且敢于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阐发观点,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实质,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超前意识强,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将产生较深的社会效应。这种方法对深化主题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

第二,深刻全面分析问题,立足本质剖析问题。主题的深化常常依赖于对问题深刻、全面地分析。要运用逻辑思维透过现象抓本质,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主题在强有力的说服力下得以深化。分析问题要用层层“开门”的手法,把主题自然展开,在分析说明问题时,运用“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这样”之类正反结合、层层深入的论述,使内在的逻辑力将主题深化。

第三,要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标本兼治提出措施,正确合理解决问题。市有市情,县有县情,必须一级一级具体化。否则,讲话就会流于形式,难免陷入“假大空”,其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就要打折扣。所以,要根据事物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把握其主要矛盾,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科学地提出对策,切实地解决问题。一篇领导讲话,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主题的深化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并能深刻地揭示问题本质,是深化主题全过程的表现。

第四,得当用语。语言使用得当,关键是讲话的语法语气要恰如其份。领导的讲话、报告、讲演等一定要注意语法语气,这样能进一步体现领导者的讲话意图,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要追求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科学表述敏感性问题。一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大的政治背景、经济环境等,不能单纯用现在的政策责怪过去。二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提法上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不能只图痛快,滥用剌激性字眼。三是对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从正面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分析原因时领导机关要主动承担责任,不要一味批评基层的同志。四是对一些不能回避且拿不准的问题,要从效果出发,留有余地,做到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遵守写作一般选词规律的同时,重点是掌握好下列修辞方法。

①俗语。包括谚语、俗话、俚语、民谣,通俗易懂,广为流传。适当引用一些俗语,可以使讲话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毛泽东主席的演讲风格质朴自然,大气磅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俗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从而使演讲达到了“等闲言语变瑰奇”的意境。如用“懒婆娘的裹脚步——又臭又长”的歇后语形容空话连篇的长文章;在《论持久战》中,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人所共知的俗语,告诉军民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夺取胜利。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另外,讲话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一些文言词语文字简明、含意深刻,可以酌情使用。

②强调语。讲话中的主张、意见、要求部分,常常大量使用强调语。所谓强调语,即带有强调口气的词语,多是一些能愿动词,例如“要”、“一定”、“必须”、“务必”、“坚决”、“严加”、“禁止”、“不准”、“严禁”等。

③进解。对前边使用了一个词,接着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解释的目的或是赋以新意,或是拓宽其含意。进解方法,在前词与后解之间或是使用“就是”,或用“即”,或用“也就是说”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更加准确、清晰的印象,有利于防止歧义。

④警语。讲话中为了做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当使用一些警语。警语运用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格言为特征的警语。如“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等。二是以成语为特征的警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为政清廉”等。三是以比喻、歇后等辞格为特征的警语。如“夹紧尾巴做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

⑤换字。它也是在公文写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所谓换字,就是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形象、明快,将比较固定的一具词语中的某一个字临时加以更换。如“与其说他向前看,倒不如说他向‘钱’看”。可见换字可使语言很有说服力,铿锵有力,十分生动,形象逼真。

(六)要合理使用起草方式

公文起草一般有四种起草方式:一是办公室起草;二是部门起草;三是组成起草小组起草;四是领导亲自起草或主持起草。不管采取那种起草方式,其实无外乎三种模式:即个人承担、群体承担、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方法。

对特别重要的讲话,采用起草组的方式,如党的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同志亲任起草组组长,组织各路好手,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起草修改工作,拿出了高质量的报告,体现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除此之外,对于比较简单的一般性的讲话,可采用个人承担的办法;对于政策性、全局性、指导性较强,对某一方面工作有全局指导性的重要讲话,则应当采用群体共同研究的方法;有时对一些工作汇报等由许多单项内容汇总起来的讲话材料,可采用个体分头起草,集体研究修改的方法。具体采取哪种形式,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文秘人员的情况来确定。

这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领导亲自动手起草讲话的重要性。

写作,历来被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成盛事”。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都高度重视自身的文字修养。唐代公文有严格的“职述”和“代拟”规定。“职述”就是担任某种职务的官员,必须亲自动手撰写与其职务相称的公文,不得假手他人,如有违例,轻则贬官,重则治罪。在以科学、法治、人本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写作更是一项高素质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能力。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中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这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的问题。现在重申这一原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和领导能力,改善和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领导者的角度讲,写作是保持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社会的管理者,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激发下属的创造热情,有效地组织起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开拓和实干精神的群体,而写作是保持领导者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写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需要领导者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政策眼光、业务能力和思想方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勤于阅读、勤于思考,这本身就是对领导素质的促进。其次,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使人的思想经常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工作中产生淅思路、新观点的基础。写作有助于思维方式的训练能够提高领导者的整合能力。领导干部每天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怎样正确而高效地处理这些事情?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关键,而较强的写作能力则对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实用写作的基本要领体现了人类思维及处理问题的一般原则,如观点鲜明,重点在前、一般在后,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目的明确、行文简捷等,对这些写作原则的深刻感悟,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整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工作思路。同时,还可以使领导者以才服人,无形中提高领导者的演讲水平,增添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从文章的角度看,领导写作能准确地表达工作思路,切中要害。因为领导干部具有高瞻远瞩、把握全局的优势,亲自动手写文章更能精辟地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深入的思考。这种优势,是一般秘书人员很难具备的。领导写作有利于讲话、文章的个性化,使之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总之,写作不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技能,还是勤于政务、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有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领导同志动手写些文章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谈一谈分块写作时的统稿问题。这主要是对办公室主任和综合科长们说的。

一篇较大的领导讲话稿往往需要几名撰写人员承担完成,这也叫分块负责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分块负责与统稿的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统稿过程既是一种有益的工作程序,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同样有助于提高统稿者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助于统稿者对自己的文字能力、思想方法以及综合协调水平的再认识。作为文稿起草的主持者在进行有效的统稿时,要使撰稿者和统稿者都能发挥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谋求“双赢”。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既要分块负责,又要做到分而不散,统而不“死”。具体分工时,可根据撰稿人员日常联系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因人而异。撰写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分块负责与逐段讨论的办法。在领导交待意图形成提纲后,将撰稿人员集中起来,逐段逐段进行推敲,一部分一部分地讨论,使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稿,了解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样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有时能一气呵成。二是分块负责与相互修改的办法。对撰稿人员交上来的稿子,通览后做到心中有数,但不急于统稿,要求大家互换稿子相互修改,都来体会统稿的感觉,这样能使撰稿人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增见识,相互促进。三是分块负责与集体“会诊”的办法。集体“会诊把脉”,目的是完善、补充文稿的内容,增强文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发挥撰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心。好的统稿者不能做居高临下者,更不能是只说不做者。撰稿人员和统稿者相互配合得好,能使撰稿和统稿相得益彰,相互得到提高。统稿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引导、提示,不能放任自流。首先,要求撰稿人员在文稿起草前明确提纲。有了提纲心中就有了底子。有时也不要拘泥提纲,要敢于不断完善、修改或突破提纲,不要过分相信和过分依赖提纲,提纲是死的,而我们所要表述的工作内容是实实在在和活生生的,有时绝不是一个提纲所能包容的。其次,要把握工作,以工作为主。领导讲话稿大都是用来总结、部署、指导和推动工作的,撰稿人员在构思、动笔之前,必须明确工作重点,如对整体工作发展,各项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位置及进展,各个时期对全局工作起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作,一些重要工作的政策规定等,都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正确把握,避免文稿与实际工作形成两张皮。其次,再要求撰稿人员一定要明确文稿体裁。这样在谋篇布局时就能掌握正确的表达形式,做到胸有成竹。是讲话稿就要写成讲话的口气,是汇报稿就要成汇报形式,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述,容易使文稿为领导所认可,较多地被各方所接受,减少非议。

除此之外,统稿者还是要充分发挥撰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一是要有创新意识。发挥撰稿人员接触和消化吸收材料多、思考和议论问题比较多的优势,围绕文稿的主题进行创新,大胆提出一些丰富、深化的意见。不能让撰写人员有依从一般文稿模式的观念,更不能有盲目服从统稿者意志的思想,要让他们在撰写过程中,不断闪现思想火花,从而把文稿的主题表达更准确、更深刻。二是要有责任心。分块负责不是随心所欲,撰稿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无论是分工撰写哪一部分文字,都要认真谨慎,大到谋篇布局、观点提炼、数据引用,小到语言推敲、标点符号运用等,都不能出现差错。无论是领导讲话稿还是汇报材料,都要能经得起社会各界包括各种才俊之士、权威人士的检验。

文章在写作过程中,要在“精于战略”的同时也要“娴于战术”。写作时要尽可能的排除干扰,一气呵成,以保持旺盛的写作激情和完整连续的思路。

(七)要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

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智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文字频改,工夫自出”。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那种“老子的文章天下第一,谁也动不得”和“改我一字,男盗女娼”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可以说是狂妄自负、浅薄无知。很多名人都很注重文章修改。曹雪芹著《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一部《战争与和平》竟然重写了8遍!《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一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名著,也都是作者花五六年的时间,几易其稿,经过逐章逐节逐段逐句反复修改,用笔蘸着“心血”写成的。而现在有些作家根本不修改,躲在写字楼里用电脑码字,“用身体写作”,几天便造出一部大部头来,一年能写好几部全是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据权威机构统计,2002年,我国出版长篇小说直逼1000部,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17年里,长篇小说的创作总量才170部。现在一年的创作量,比原来近20年的总量还多好几倍。但大家想一想,又有多少作品令人难忘呢?浮躁若此,还指望出什么名著,也只有失望而已了!就这一点而言,还不如古人。我们的古人在语言艺术上非常注重“炼字”,主张“意胜”,要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越是名家,越不肯放过对自己语言的铸炼。象白居易作诗后先读给老妪(音雨)听、征求老太太的意见啦,欧阳修把稿子挂在墙上边读边改折腾不少日子啦,人们都耳熟能详了。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用“到”字,再用“过”字,又换“入”、“满”等10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字。一个“绿”字使春风有了颜色。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一个“闹”字动感十足,据说也是经过多次改动才定下来的。其实“绿”字也好,“闹”字也罢,好处就在于准确、鲜明、生动,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春的画卷,动态地刻划了春天蓬勃、盎然的生机,而其它的字就没有这个效果。但也并不是说今不如昔。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但是举世公认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旷世少有的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他就特别注重文章的修改。他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它的开头开始用的是“盘”字,发表时主席改为“旋”。既与出句“飞”相呼应,“旋”更突出动态,“四百旋”比“四百盘”生动多了,更把庐山写活了。还有“不周山下红旗乱”一句的“乱”字,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晶,和刚才说过的“绿”字、“闹”字一样,均属卓绝千古之字。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修改文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要勇于写作,谦于修改;第二,要严肃认真,一字不苟;第三,要统观全篇,大处着眼;第四,要精益求精,小处着手;第五,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

第六,要摒弃偏见,力求客观。

反复修改之后,要提前把讲话稿送到领导手中,以便于领导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撰稿人还有必要主动听会,感受会场效果。会后主动征求与会者的意见,虚心、诚心地听取各方面对领导讲话的反映,取长补短,以便下一次把讲话稿写得更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修改的基本方法:

1.审阅修改法。初稿完成后,起草者本人应从头至尾进行审阅,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到全篇的结构布局,发现问题,留下标记,全部阅完,再回过头来认真细致地修改。

2.通读修改法。自读自改或一人读大家改,在读诵的过程中发现文中语句不通畅、衔接不紧密、表达不清晰及缺词丢字等方面的毛病,随笔修改。领导同志的讲话,采取这种办法最好。

3.冷藏修改法。文稿拟就之后,暂时搁置一旁,等头脑冷静、思维清晰之后,再拿出来“复看”。这时,有些毛病不需别人指点,自己能很快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对较急文稿不太适用。

4.讨论修改法。即集体会诊。主要是对一些内容复杂、事关重大的文稿,请熟悉文字或相关业务的同志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一起修改,这样可以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或认识上的偏执。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发征求意见稿,在较大范围内修改。

5.特邀修改法。即求助高手。一些政策性强、业务难度大的公文,可邀请有关领导、权威人士进行把关,帮助修改。这样可以使文稿更加可靠、科学、准确。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修改文章呢?

1.要深入发掘主题。修改的重点是十六个字:“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润色文字”。第一,深化主题,既有在原来意义上的发掘和深化,也有特殊情况下的主题改换。尤其要注意看主题是否符合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本地实际。第二,改动材料。累赘的,要删剪;不足的,要增补;过细的要浓缩;观点与材料脱节的,要调整或改换。第三,调整结构。凡是层次段落不清楚,连结不紧凑交待不明白、开头结尾不连贯的,都在修改、调整之列。第四,润色语言。一是消肿,将多余的段、词、句、字删掉;二是改动不合语法、不贴切的词句和不妥当的提法,修补句子的残缺成份;三是选择更优的表达方式,或对原来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

2.要认真搞好修辞。讲话修辞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简(不罗嗦),切(不空泛),明(鲜明),尽(无遗漏)。换句话说,就是实现语言表述的准确、鲜明、生动、简练。修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消极修辞,一个是积极修辞。公文写作与文艺创作不同,文艺创作主要是采用形象思维方式,而公文写作主要是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因而公文写作消极修辞是基本的,积极修辞是争取运用的。消极修辞的主要方法,一是锤炼词语,二是选用恰当句式,使文稿看起来和谐,用起来准确,听起来悦耳。积极修辞主要用描述、替代、引导、变形、排比的方式,使文稿生动,增强感染力。如把引进外资和技术比作“借水行舟、借鸡生蛋、借梯上楼”,把部门协作比作“大合唱”。采用积极修辞时,夸张的方法要慎用,“双关语”要禁用,也不要滥用省略。如自贡杀剂厂的(自杀的)、开封刀具厂的(开刀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技院)、在长春市发电报“速来长市”结果去了长沙市等,有的还含有黄色成分,如百亩良田开发办公室(百开办)、(社精办)等,极不严肃,要防止这种用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在公文稿中出现。语言要用准、用活、用响。一篇文稿中,如果有几句叫得响的语言,往往大增其色,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志提出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胡锦涛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等。

使用语言,要注意词义概念的准确,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要区分事物的不同分寸、大小、轻重。比如说一个村庄、企业不可轻言“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基层领导同志不可能“作了重要批示”;要注意感情色彩的不同,贺信、慰问信的语言格调就应该热烈,讣告、悼词和语言格调就应该深沉;要用好模糊与周密、全称与特称,在特别情况下,模糊语言往往是最准确、周密的语言,如“取得了一定成绩”、“尚有不小差距”之类,比用量化概念要准确、贴切得多。要重点把好文稿的政治关、政策关、法规关、文字关。重点审核公文的结构是否清晰,语句是否符合形式逻辑,字词使用是否妥贴,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人名、地名、时间、引文、数字是否准确,等等。(字词例:汉字象形字很多,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差错。如“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路线、线路”,搞错就是政治性错误。又如“史无前例、史无前列”、“选拔干部、选拨干部”等,搞错了是常识性错误。(举例:三等功;邓黄)⑴有一篇报道,原意是“送子服法”,一字用错,将服从的“服”写成降伏的“伏”,从纸面上把人家儿子给毙了。⑵一个广场树着一个牌子,写着“对于发现践踏草坪者,罚款50元”。⑶又如,古时一人骑马不慎踏死了人,别人告他的罪状是“跑马踏死人”,眼看性命难保,有人为他着想,取笔在状纸上一勾,变成“马跑踏死人”。这样,主犯由人变成了马,罪行减轻,免于一死。⑷还有,太平天国时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连吃败仗,上奏时幕僚写道:屡战屡败。曾看后怕在皇帝面前吃罪,提笔一划,改成屡败屡战。这样,意思就有了很大不同。⑸再如败在一个字的战争。据史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预定在沁阳会师聚歼在河南的蒋军。冯的参谋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一个在焦作,一个在驻马店,一北一南相隔数百公里,结果会师不成,反被蒋介石分割包围而打败。仅仅多了一撇,冯阎兵败中原。否则,也许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⑹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11月),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在柳州展开激战。27日,日军进抵距贵州边境约20公里的六甲地区。美国第六航空队奉命出动B 29轰炸机前去轰炸那里的日军。可是机场译电员误将“六甲”译成了“六寨”,而六寨却是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司令部所在地。当17架美军战机飞临六寨上空时,当地军民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向盟军飞行员挥手致意。然而,美军飞机回报他们的是一颗接一颗的炸弹。这次误炸夺去了1名中将、2名少将、200多名上校以上军官、800多名士兵和5000多名平民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字引来灭顶之灾。这都充分说明用词用字的重要性。另外,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很重要。标点符号例:1一个媒人介绍一女子:“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因无标点,男方误认为:“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娶回家后,大失所望。2一地主与教师在下边一句话的理解上,酿成一场官司。地主解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有青菜咸菜不可少,不得半分文学费。”而教师则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有青菜咸菜不可,少不得分文学费。”⑶有一条报纸标题:“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到机场迎接。”因无标点,被一领导干部读成“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到机场迎接。”引得哄堂大笑。⑷已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⑸某人规定其子每天要记日记,晚上他要检查儿子的日记。一日,他查完日记后,对儿子的母亲大发雷霆。妻莫名其妙,为夫曰:“有据可查!”他把儿子的日记摊在桌前,其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今日王叔叔来我家玩,我做完作业后,叔叔夸我做得好,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妻大怒,斥问小儿。小儿哭叫:“是我把标点点错了,……应该是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你说标点符号事大事小?她居然能够影响到家庭安定!所以,要教育孩子从小就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哟!以上这些,不少有文字游戏之嫌,但至少都说明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3.要注重改良文风。评价讲话稿写得好不好,主要看讲话目的和内容反映得好不好,有没有真知灼见,有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不是锦绣般的文字。目前很多文稿的弊病多出在这个方面。一是内容空,有其形无其神,言之无物,好象就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二是篇幅长,且有越写越长的趋势,文章不是围绕一个主题紧密去写,而是摆开架子,把所涉及的工作一条不漏地排列开来,洋洋万言,生怕把什么事漏了,最后给人的感觉是一份资料、一本流水帐。三是论述乱,不分内容特点和对象的知识层次,先论述一番再说,结果议论一番读者最熟悉的东西,毫无作用。四是抄袭多,用剪子加胶水“写”文章,用计算机粘贴“写”文章,不分时境变化、场合变更,照抄照般,搞文字“批发”。这是稿文写作中的不良作风,必须切实防止和转变。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特征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我认为,当前改进文风至少要注重以下四点:一要“实”。言之有物,实事求是,不搞虚假浮夸,做到政策确实、情况真实、措施扎实、文风朴实;二要“准”。重点突出,逻辑严谨,结构合理,文字通顺,文法规范,用词准确;三要“短”。有的放矢,能短则短,不搞拖泥带水、华而不实;四要“明”。个性鲜明、思想鲜明、特征鲜明,表述新颖、生动,通俗易懂。下面,我再重点强调一下简短、生动这两点。

一是简短问题。当前文风中的突出问题是“假、大、空、瘪、长”,其中长是最多见的,可以说是久治不逾的顽症。我们一定要在“文字精炼”、“篇幅短小”上下功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要语不烦,字字珠玑,简练有力,自然使人愉悦;冗词赘语,唠唠叨叨,不得要领,怎不令人生烦?刘勰(协)言道:“缘学在博,取事资约。”文学大师林语堂说:“绅士的演说应该象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千万不要认为文章写得长才有水平。什么时候你总觉着自己写的太长了,那就说明你写文章又有了进步。为文者大多倡导、力求精简,多数人都是喜短不喜长的。古今中外,概莫属外。先说古代——明朝初年刑部尚书茹太素向洪武皇帝朱元璋奏事,写了一万七千字。朱元璋叫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读到过半还未谈到正题,朱皇帝龙颜大怒,训斥并让人狠揍了他一顿。第二天又叫人接着读,读到最后的五百字才知道他要讲的正事。这就是说前面一万六千五百字全是废话。此后,下令,凡上书者均照后五百字的格式来写,违者论罪。此事载于明史,绝非虚构。还有贾岛、韩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已成为精心琢磨用字的典故。大家琢磨一下“推敲”二字:一个是孤寂之意,一个是幽静之美;一个是莽撞闯入,一个是礼貌拜访;一个是音节阻滞,一个是音节响亮,给人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这里,我要说另外一个掌故。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记载:陈某人偶得杜甫诗集旧本,其中《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句中脱一字。他与几个诗友各试补一字,有“疾”、“落”、“起”、“下”数字之多,都不能定。最后得到善本,一对照,方知是“过”字,众皆叹服。诗圣就是诗圣,虽是一个字,却众不能及。那么,杜甫的这个“过”字好在哪里呢?这两句诗是赞美蔡都尉武艺高强的,上句说他纵跳功夫好,下句说他枪法好,“身轻一鸟过”,形容他跳跃得又高又快又轻。用“疾”,不包括这些意思;用“落”、“起”、“下”,只能形容动作的开始或结束,也不恰当。杜甫用的“过”字,最能达意传神,是“诗眼”,不得不佩服。杜甫还有个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10字,就把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出来了。诗仙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14个字,就把三峡两岸崇山峻岭的秀美景色、长江的急流及个人爽悦的心情都写出来了。刘邦《大风歌》只四句,荆轲《易水歌》仅两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仅有四句,但都壮怀激烈,语短意长。苏辙作《六国论》,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也仅用了600来字。所以,炼字就是要删繁就简,选词就是要有高度概括性,这样才能做到简炼。以上说了这么多,无意让大家都去当诗人、骚客,而只是想说明一词一语如果用得好、炼得精,往往会使全篇生辉。再说当代——现在国际上通行领导者人站着讲话,为什么?就是让人讲得少讲、短一些、精一些,不讲废话。周总理四届人大会议的报告,因总理身体有恙,毛主席指定小平同志负责组织起草,要求不超过5000字,小平同志认真照办。5000字不也很管用吗?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只用了四个自然段,通过“三个伟人”、“三次巨变”的高度概括,便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历史进程简述得十分清楚,极富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通过八个成就、十条经验,便把十五大以来的五年及江在位的13年的工作总结得一清二楚。在起草十六大报告时,***同志强调,是政治报告,要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讲大的方针、政策和原则,要下决心精简文字。有人提出对13年的成就的评价应有分量,建议用“几个最”,有人提出用“几个新”。起草组经过认真斟酌,用“三个时期”(即: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对13年的历程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十六大报告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括为6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6句话36个字,就描绘出一幅新世纪前20年宏伟蓝图,可以说是公文“要言不繁”的典范。三说国外——能文者惜墨,善辩者寡言。国外也这么认为。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只有1260字;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52字;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发表的反对法西斯德国入侵的重要广播演说只有3800字;罗斯福的总统就职演说仅有985字;最短的总统就职演说是1793年华盛顿的演说,仅135字;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说只有10个句子。他的演讲重点突出,一气呵成,仅600多字的演讲辞,从上台到下台还不到三分钟,却赢得了15000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并轰动了全国;1984年7月17日,3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有人曾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他答道:“两个星期。”“那准备一小时的讲稿呢?”“一个星期。”“如果是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所以,简短不是一味求短,而是深思熟虑、高度概括的结果,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做到的。文稿语言虽不能如文学作品那样“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贾岛语)、“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语),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但也要严格锤炼,惜墨如金,切切不可低估了听众的理解水平而反来复去地说。要力避数字、事例成串,道理、措施无边,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在材料的选用上,要处理好轻重;在层次的表达上,要能不展开的就不展开;在语句的遣用上,不说多余的话、不述交叉的事、不用重复的词,能从近处着笔的就不延伸远处,能跳跃运笔的就不步步相连,能综合概述的就不分写细述,能归纳合并的就综合处理,能点到即可的就意尽言止;努力做到“一字入公文,九牛拉不出”,多写一些短而好的文稿。

二要生动问题。“公文不是无情物”,不能成为千篇一律、沉闷呆板的八股文,或演变为套话连篇、浮光掠影的官场应景文章;不能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讲话稿的语言有别于文学创作,但同样需要活泼生动,富有文彩。首先,要出新意。文贵在新,就是说在文稿的内容、风格和文体上要立新意,不落俗套。不能搞党八股。八股文章的第一股需要承题,就是按题目的词句先说一段。有一年的考题是《事父母》,一个考生按惯例以设问起句:“夫父母,何物也?……”考官见了,哭笑不得,愤然批道:“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乃生尔此怪物也。”所以,不能总按老一套办事。现在也存在新八股,有的在内容的安排上成为上级领导讲话或有关文件的翻版,讲话成了拼字游戏;在篇章结构上,也常常是:帽子、总结肯定前段工作、根据上级指示提出要求。长此以往,形成了许多“套路”。讲话“三段论”:第一段讲提高认识,重要性啊、紧迫性啊;第二段讲目标、措施;第三段讲加强领导。以至于有的同志戏言:领导讲话有何难写?前边“同志们”,后边“而奋斗”而已!党八股使一些领导同志讲话形成了一定的定式。有一位领导干部,给儿子办9天,发表即席讲话:“各位佳宾,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切实指导和无私帮助下,在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老婆胜利怀孕并顺利生产了。儿子哇哇坠地,使我倍感高兴和鼓舞。这是我和我爱人团结奋战、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所分不开的,凝聚着大家共同的心血和汗水,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结晶……”当然这是笑话,夸张了一些,但类似的事情有,并且还不算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第一个用花形容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焦裕禄同志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不能不老跟在别人的后面跑。我国唐朝诗人崔颢(音浩,白的样子)在黄鹤楼上写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诗仙李白到此也是百感交集,颇有诗兴,但揣磨半天未能跳出崔诗意境,只好作罢,并坦言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看李白甚是可爱,写不出的时候千万不能硬写,写不出新意还不如不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来呢?我认为可以从内容、思想和反映问题的角度这三个方面来解决立意新的问题。一是内容要新。在取材方面,要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二是思想要新。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有开拓精神;三是反映问题的角度要新。对同一工作,要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反映,独具特色,避免雷同。其次,要注意修辞。就是结构要新、语言要新。使用排比,可使文章逻辑更严密,层次更清晰,气势更恢宏;使用对仗,可使语言更整洁,易于传颂;使用短句,可使文章更富有节奏、韵律感。有时恰当地引用一首诗、一句名言、一个典型事例,就会使文章增色脱俗。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一些,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他那精湛、巧妙、娴熟、神奇的高超用语,无不令人折服。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他强调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把生动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来认识。1958年,他在看到一份写得很差的文件后,尖锐地批示道:“此事我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岗之岩,笔下如玄冰之冻。哪一年稍稍松动一下,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他还身体力行,为我们写下了大量极其生动的公文范例。他经常援引一些历史和民间流传的成语典故、民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寓言故事等,用以阐述深刻的政治、哲学和军事道理,从而使行文警策凝炼,引人入胜。据统计,在《毛泽东选集》1—4卷中,所用各类典故达近千条,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伟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如他在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别具一格,匠心独运,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形象而生动,好记又好懂,易于理解和执行,相比今天的开幕词、闭幕词,简直不可思议。文中有一尽人皆知的短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曾经激励了几代人!他老人家还用“打扫房子”、“洗脸”说明批评和自我批评;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比喻青年人;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明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明党的文艺政策和学术政策;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说明继承、发展和借鉴,至今读来异常亲切。如在革命处于最困难时期,针对一些同志“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经燎原》一文结尾处,以乐观的态度、极其形象的语言、高瞻远瞩地指出:“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用语不仅如诗一样完美,而且构成了气贯长虹的气势,给人以信心、力量、启迪和鼓舞。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边问边答,层层递进,形成强弩之势,雄伟无比。如毛主席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通篇采用面谈形式,表达形式很新,风格独特,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如:“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下去,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显然,这样表达,生动、明快、犀利,耐人寻味,如果用书面语言,不仅与促降书的题旨和情境不相协调,而且会使行文黯然失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如毛主席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其结尾是:“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番话何等清脆响亮、慷慨激昂,恰如黄钟大吕之声,三日绕梁不绝,言尽而意无穷,充分显示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气概!

下面,我再给大家读一篇范文(里面的一些句子大家都很熟悉,但对全文不一定都了解)。

为建设—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毛泽东

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代表总数1226人,报到的代表1211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报到的代表15人,报到了因病因事今天临时缺席的代表70人。今天会议实到的代表1141人,合于法定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负有重大的任务。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政府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全中国6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个讲话多么简炼、庄重、生动、有气势。我们平时要经常认真地琢磨、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范文,这对于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字水平,提升讲话稿的品位很有帮助。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扩大知识积累,认真谋篇布局,精心组织起草,细致进行修改,拿出让领导满意、群众认可、高品位、高水准的讲话稿,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最后,回答朋友们提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领导讲话和发言有什么区别?领导讲话有别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而且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现实中,常有将“讲话”与“发言”两者混淆的起来的情况。“讲话”与“发言”属于两者相近的非正式公文,有3个相同点,有4个不同点。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口头表达的附属文字材料,有口语的思维和逻辑表达方式。(2)其使用都是在公开或一定范围的公开会场上发表。(3)在同一个会议上两者都对同一对象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其不同点:(1)“讲话”是属于会议上领导者使用的体裁,而“发言”则是属于被领导或其他非领导人使用的体裁。(2)“讲话”体现会议的中心思想,一定意义上讲是总体性的,而“发言”体现的是局部性的。(3)“讲话”有下行文的许多特征,“发言”则有平行文和上行文的特征。特征不同,因而两者使用的语气也就不同。(4)体现主题的侧重点不同。“讲话”一般用于对一个事情讲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而“发言”一般常用于介绍现有的客观情况和工作情况,今后怎样具体做得更好。工作中要注意把握。

第二个问题:写好材料究竟有没有“窍门”?回答是肯定的。何谓“窍门”?窍门实际上是对做好一件事情的谋略问题,是很多人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怎么会没有呢?常言说:“窍门”遍地跑,看你找不找。找窍门可以使你少走弯路,踏上坦途。但光靠找“窍门”显然也是不行的。鲁迅先生讲:“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欧阳修也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契诃夫亦言:“头一个条件是必须写得多,总会有所成就的”,“必须写、写、写”!所以说,写作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听”出来的,也不是靠某某人传授出来的,而主要是靠“写”出来的。所以,写好文章的“诀窍”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多学、多记、多思、多看、多写、多练,“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多思才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要瞄准目标、勤学苦练,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最后笔至文精,功到自然成,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各位同仁,21世纪是一个大竞争、大创造、大发展、需要大智慧、大手笔的时代,快节奏、高效率、优质化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工作基调。领导机构精简、办事人员干练成为时代特征,追求创新、卓越成为时代主旋律和领导者的重要心态。这就要求文秘人员素质更高、视野更阔、思路更清、笔头更快、能力更强、业绩更佳。我们必须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写作水平上下功夫。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成为“两高”人才(即起草文稿的“高手”和服务决策的“高参”),成为学习型、开拓型、复合型、决策型的秘书工作者。“身在兵位,胸有帅谋”。既能写稿子,又能出点子;既能当“秀才”,又能当“军师”,把材料写得棒棒的,把事业干得旺旺的,把领导服务得爽爽的,掌好人生的舵,升起理想的帆,扬起事业的浆,驶向成功的彼岸!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公文实践篇№11|经典!省委办公厅大秘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绘本讲师训练营16期15/21 实践篇

绘本讲师训练营16期15/21 实践篇

牙婆,讲师,训练营,实践篇,图片,牙齿,工作人员,假牙,婆婆,孩子,游乐场,食物,喜欢吃,张娜,理香,字数,事情,内容简介,作者,冈部,后果,场地,女儿,场景,学校,小女孩,新城,效果,日本,游乐园

2020-09-21 #经典故事

动画制作揭秘 · 第四期|剧本(实践篇)

动画制作揭秘 · 第四期|剧本(实践篇)

剧本,方式,故事,细节,人物,部分,原创剧本,故事大纲,主题,内容,创意,剧情简介,动画,动作,原著,小说,步骤,时间,梗概,冲突,调整,北灵境,柳域,柳惊山,牧域,牧尘,写剧本,改编剧本,主角,主观

2013-03-09 #故事大全

绘本讲师训练营2期19/21原创实践篇之《爱挑食的朵拉》

绘本讲师训练营2期19/21原创实践篇之《爱挑食的朵拉》

朵拉,讲师,训练营,实践篇,哥哥,感觉,爸爸妈妈,菠菜,最讨厌,字数,一家人,东西,奶奶,图片,小朋友,宴会,小宝贝,无奈,时候,甜酒,理由,牛奶,组织,纸伞,生日,眼睛,蔬菜水果,肉食,结果,菜单

2020-08-07 #长篇故事

绘本讲师训练营2期19/21原创实践篇之《爱挑食的朵拉》

绘本讲师训练营2期19/21原创实践篇之《爱挑食的朵拉》

朵拉,评论,食物,小朋友,讲师,训练营,实践篇,图片,感觉,爸爸妈妈,木木木,谭春,不爱吃,哥哥,函数,总资产,时候,结果,菠菜,草莓,最讨厌,安安,小女儿,小礼,曹建,木诺,义工,都会,字数,一家人

2020-08-07 #小故事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素材,时间,过程,三个月,内容,大神,感觉,计划,工作,习惯,书单,人生,写文章,前提,包包,小说,影视作品,想法,文章,才能,方向,方面,时候,标题,粉丝,结构,速读,研究,你就会,四个月

2020-06-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素材,时间,过程,三个月,内容,大神,感觉,计划,工作,习惯,书单,人生,写文章,前提,包包,小说,影视作品,想法,文章,才能,方向,方面,时候,标题,粉丝,结构,速读,研究,你就会,四个月

2020-06-01 #故事大全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素材,时间,过程,三个月,内容,大神,感觉,计划,工作,习惯,书单,人生,写文章,前提,包包,小说,影视作品,想法,文章,才能,方向,方面,时候,标题,粉丝,结构,速读,研究,你就会,四个月

2020-06-01 #故事大全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五个月的经历 我终于开始靠写作赚钱了!实践篇

素材,时间,过程,三个月,内容,大神,感觉,计划,工作,习惯,书单,人生,写文章,前提,包包,小说,影视作品,想法,文章,才能,方向,方面,时候,标题,粉丝,结构,速读,研究,你就会,四个月

2020-06-0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