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群书治要》论政德修养与国家兴衰 Video

时间:2020-09-26

资治通鉴关于爱民如子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4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5 分钟。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有幸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从〈群书治要〉论政德修养与国家兴衰》。

在2018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强调,说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确实“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政德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同时,这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的一脉相承。《论语》上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一个比喻,比喻一个国家的国君行德政,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天下,那么天子居住在朝廷之中,臣子都会围绕着他,全国的百姓也都会来拥护他。

在《孔子家语》和《左传》上,也都提到了,说:“德者,政之始也。”“德,国家之基也。”也就是说,“德”,是政治的开端,是国家的基石。总书记在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时候曾经讲过,他说:“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确实,古圣先贤留给后人的治国之道,可以成为当今领导干部讲政德有益的借鉴。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典籍之中,有一部很特殊的书,这一部书协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后来,这套书又传到了日本,帮助日本实现了“平安时代”的繁荣,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群书治要》是唐太宗令魏征、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社稷之臣,编纂的一部治国理政的宝典。它是汇集了上从古代的五帝,到晋朝之间典籍之中《经》、《史》、《子》里面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它是汇集了历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方法,以及国家兴衰成败的匡政巨著。《群书治要》也是受到了习仲勋习老先生以及习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习老在2001年2月25日为《群书治要考译》这一部书,题词“古镜今鉴”。而且,《群书治要》这部书,也是习主席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来源。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这一部书中,习主席用典,其中所引用的典籍直接来自于《群书治要》的有82条。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群书治要》中,古人留给我们有关于为政者政德修养的借鉴都有哪些。

《尚书》中有一句话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这个“怀”是来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对于人来说,是没有亲疏远近的,唯有有德行的人,上天才会辅佐他们。在民众心中,也没有恒常不变的领导者,唯有爱民的君王,才能够感得百姓前来归附。这个时候,或许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就说既然是无亲,皇天无亲,为什么还是惟德是辅呢?这样不是有所亲了吗?其实,这并不是天偏向善人,天其实对于万事万物,它都是平等的,奖善惩恶正是平等的表现。如果是有所亲,那么就是对于喜欢的人作恶也不予惩罚,但是天并不是这样的,其实这里的天,就是“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规律。

商朝著名的宰相伊尹就告诫当时的君王太甲说:并非是上天偏向我们殷商,而是上天在护佑永恒的道德。并非是殷商求之于天下的百姓,而是天下的百姓,归附于永恒的道德。只要道德永恒不变,凡事无不吉祥,如果不能坚守道德,三心二意,那么凡事就无不凶险。是吉是凶,在于人的所作所为,不会有丝毫的差错,上天是降与灾祸、还是吉祥(灾祥,明显是聂老师口误),完全是在个人自身的德行。上天都有好生之德,治理国家的人,如果有德行,实行善政,长养一方,那么天会应之以德,表现为风调雨顺。比如《尚书》上记载,说:尧帝命令舜,在朝廷中总揽政务,在大舜的带领下,整个国家是阴阳清和,烈风雷雨都按照时令而作,不会产生错乱。这体现了什么?这体现了其实是大舜的德行,与天地之心合而为一。

那么相反会怎么样?在《群书治要·六韬》上记载了一个故事:武王伐纣,遇到了两个人,便问道,说:“殷之将亡有妖乎?”就是殷朝要灭亡的时候,有什么奇异的事情出现吗?这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人就说:“有。有下血雨、灰雨、石头雨,这个石头小的像椎子,大的像簸箕那么大,而且,还六月飞雪,雪有一尺多厚。”这个时候,两个人中的另外一个人就说了,他说:“其实,这些都不是殷朝大的反常和怪异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殷朝大的反常和怪异呢?他说:“商纣王奢侈暴虐、残杀百姓,忠诚劝谏的人被害死,阿谀奉承的人却获得了赏赐,这个时候社会、国家呈现什么状态呢?呈现的就是无礼义、无忠信、无圣人、无贤士,无法度、无度量衡的标准。这些才是殷朝大的反常和怪异的事情。”现在,这个故事讲完了,我们要思考一下,这种反常和怪异是如何产生的呢?《左传》上这句话说得好,叫:“人弃常,则妖兴。”这个“常”是什么?“常”是恒常不变。在这里,指的就是治国的常理常法。那么,古人留给我们治国的常理常法又是什么呢?“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用这些来教导百姓,这些是治国的常理常法。

刚才我们说“人弃常,则妖兴。”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会问,说:“人为什么要放弃伦常道德呢?”我们看到现在像幻灯片上所显示的这些都很好啊?人为什么会放弃不要呢?是因为“没有人教”,所以他不知道。那么教的人又是谁?大家一上来反应可能都是老师教,除了老师还有谁呢?还有父母。还有吗?可能如果不追问,大家就不再想了,但是追问下去,就会想怎么还有呢?还有一类人,那就是为政者,也就是官员。我们从“政”,政治的“政”的定义,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政者,正也。”“政”,就是导正人们不正确的言行。那么为政的过程,就自然有教化在其中了。而且,是“上正下”叫作“政”,“下从上”叫作“化”。上行下效,在上位的领导者的言行、他的喜好,深深地影响着在下位的民众,这就是为什么说“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刚才举了两个例子:舜王和商纣王。一位是德合天地带给国家的,是仁义慈悌的道理,感得的是风调雨顺,而另外一位,是罪大恶极,带给国家的是悖德悖礼,最后身死国灭。所以,领导者的政德修养与他个人的荣辱,以及国家的兴衰关系,从这里是一目了然。领导干部是为政者,是导正人民的人,所以就一定要讲政德修养。

下面,就从“修身、尊贤、爱民、纳谏”四个方面来说明,官员的政德修养,如何影响自身的荣辱及国家的兴衰。

在《群书治要》这部治国理政的书中,有大量的篇幅告诉为政者应该如何修身。这里大家会不会有疑问,说治理一个国家和修身这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先听一个故事。在《群书治要·列子》上记载,有一次楚庄王,楚庄王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他?说一个成语,可能大家就知道了:“一鸣惊人”,还有“问鼎中原”,这些都是出自于楚庄王。有一次,楚庄王向詹何请教如何治国,詹何就回答说,他说:“我明白修身的道理,但是对于治理国家还不太明白。”楚庄王他也很谦虚,他就再一次地求教,他说:“我得以尊奉宗庙,拥有整个国家,希望学会怎样来守护它。”这个时候詹何怎么回答呢?他说:“我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很好,而他的国家却没有秩序的,也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的修养不好,而他的国家却很安定的。所以根本在于自身的修养,像治理国家这样次要的事情我就不敢对您讲了。”楚庄王听了之后,就赞叹说:“你说得很好。”所以从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修身”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像《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上还有一句话,它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特别是提出要自天子,也就是从最高国家领导人到庶人,也就是普通民众,都要以“修身”为根本要务,因为在一个国家之中,领导者的德行修养是最重要的。《六韬》上说:“君主不贤明,则国家危亡,人民动乱;君主贤明,则国家安定,天下大治。国家的祸福在于君主的贤与不肖,而不在于天命。”这里的君不仅仅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而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包括在其中。

“修身”从哪里开始?《大学》上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后,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格物开始,“格物”,老师上午也有讲过,是格除物欲的意思,在财色名利,各种诱惑面前如如不动,把持住自己。如果把持不住自己,是什么心在作祟呢?是“贪心”在作祟。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贪”字,“贪”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以部首来排序的字典,这部书是东汉时期许慎编著的。它解释贪就是“欲物”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到投影上左边这个图,是“贪”的甲骨文,看到这个图,像什么呢?就像是张着口向着“贝”,下面是“贝”,“贝”是财物,表示贪财,就把钱财迷恋到想要把钱吞下去,这个就是“贪”字,字一开始就是这样造出来的。所以想想历史上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多少朝代,其实都是败在了“贪”这个字上。古人说:“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原本是贤德之人,但是财富一多,可能就会骄奢淫逸,过上放纵的生活,不思进取,志愿也不像以前那么坚定了;愚者生财多其过,没有智慧的人,虽然拥有很多的钱财,但却不知道利用钱财去做利国利民的事情,反而拿着钱财去骄奢淫逸,结果,是富不过三代。现在,也都不是富不过三代,都是富不过当代,这一生还没有过完,可能就已经衰败,甚至锒铛入狱了。所以,修身是要从戒贪开始。在《群书治要·政要论》上告诉我们,修身治国的关键在节欲。“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皆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这就是“成由勤俭破由奢”。为什么?因为勤俭的人节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纵情欲,“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些也都是因为皇帝可以带头力行节俭。我们来举一个汉文帝的例子。在《资治通鉴》上记载,当时有人向皇帝献了一匹千里马,但是皇帝他没有贪心,他不为所动。他就说:“鸾旗车在前,跟班的车马在后,吉日一天出行五十里,军队行军一天三十里,那么我自己一个人骑着千里马要到哪儿去呢?”于是他就将千里马归还,不仅归还,他还把献马人的路费也都给了他。不仅如此,他还又下诏说:“我不接受进贡,可以下令给天下的四方之人,让那些君主们不要再请求进献了。”这里也是可以看出孝文帝他没有贪心,对于这些远方之物、难得之货,不认为是贵重,因为皇帝可以率先垂范。当时社会情形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班固在《汉书》上写道,说:“当时文帝的统治时期,闲游的娱乐禁绝了,珍奇的物品的馈赠也杜绝了,正位的靡靡之音,倡优也很少了。”因此而感叹说,他说:“如果后宫有很多的美色,那么贤德的人就会隐居,如果任用的都是奸佞之人,那么能够谏言的臣子就会闭口不言了。”但是,在文帝的时候,这些都行不通,所以谥号才是“孝文”,庙号是太宗,就是因为他知道怎样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古代的明王,都是俭以修身。我们来看看尧帝,《六韬》上记载:尧帝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不佩戴金银珠宝,不穿华美的衣服,不观赏珍奇的物品,不收藏供玩赏的宝器,不听淫逸的音乐,不建高大的围墙和工事,不修建茅草覆盖的屋顶,衣服鞋子不破旧就不会去更换,不吃众多的美味佳肴,不会因劳作的缘故而耽误百姓的农时。尧帝,他去除私欲、约束欲望,致力于无为之治。他自身的日常生活很微薄,征用的劳役赋税很少,所以天下万民都富足安乐,没有饥寒的面色,那么百姓是怎样来对他的君王的呢?百姓是尊奉尧帝如同像日月一样,看待他如同父母一般。相反,如果是骄奢淫逸会怎么样呢?在《吴志》上记载,说:大臣陆凯当时向吴国的君王孙皓上书说,他说:“如果陛下不致力于修养德行,却修筑宫室,如果品德不能够修养,行为不能高尚,即使是商纣王的瑶台、秦始皇的阿房宫,也无法保证无丧身覆国,宗庙变为废墟。”所以《孝经》上,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它说:“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在上位的人,只有富而不奢、贵而不骄,才能够长久地守住富贵。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公仪休拒鱼,不与民争利》的故事,看一看古人他是如何来约束自己的欲望的。在《史记下》上面记载,说:公仪休在担任鲁国宰相的时候,有一次,客人送给他一尾鱼,但是公仪休不肯接受。客人就说我听说您很爱吃鱼,所以特意给您送来,为何您不接受呢?公仪休就回答说:“正是因为我喜欢鱼,所以才不接受你的鱼。我做宰相,自己买得起鱼,不用别人送。一旦我吃了你的鱼,改天把宰相的位子给丢了,谁还会送给我鱼呢?”什么叫做说“吃了你的鱼,改天就把宰相的位子给丢了”呀?他的言外之意说:“今天我接受了只是一尾鱼,明天呢?可能就接受的是越来越多,最后可能就会锒铛入狱了。所以,公仪休是说:“我不能接受。”从这里也是可以看出他是为官非常的清廉,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尾鱼都不会接受。公仪休,不仅是奉公守法、循礼办事,不随便更改法令制度,使得百官自正,而且他还要求什么呢?他还要求:“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享受朝廷俸禄的官员不能够与百姓争利,既然你受朝廷的大恩,眼里就不能再盯着小利。公仪休,他觉得他自己家的蔬菜味道很鲜美,就把自己菜园里的蔬菜都拔掉了;他看到自己家中织女织出的布匹是上乘的,就把家里的织女送了出去,并且烧掉了织布机。别人就不明白了,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公仪休就说,如果我家的菜种出的很鲜美,织出的布匹质地上乘,那么,让那些农夫、织女们哪里去卖得出去他们的货物呢?所以公仪休,他强调为官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也正是他爱民、利民的一个重要表现。听到这个故事,可能大家觉得很熟悉。习主席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还是在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时候,在柘荣县调研考察时就告诫官员,说: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着当官,又想发财。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叫杨震。他在去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路过昌邑县。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是被杨震举荐出来的,王密,他听说自己的恩人路过此地,就趁着夜色,带了十斤金子要送给杨震。杨振看到这些金子,叹了一口气,就说:“哎,我了解你,把你举荐出来。但是很可惜,你却不了解我。”王密还以为杨震是怕这件事情有人知道,才不愿意接受,就对他说:“夜色之下没有人知道。”但是杨震听了之后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个“子”就是你的意思,就是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夜色之下,就没有人知道了呢?杨震认为这是“四知财”,于是拒不接受,后来王密就羞愧地回去了。为了纪念杨震,昌邑县的百姓修建了“四知堂”,杨氏的后世子孙也以“四知堂”为家族的堂号。不知道在座的大家有没有姓杨的?这个杨氏的先祖杨震非常有德行。杨震曾说,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就是说,让后世人称自己的子孙为清白官吏的后代,把这些留给他们,不是很丰厚吗?读到这里,大家有想到谁吗?习老先生,习老先生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子女说,说:“我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是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这个名,这个就是被习老视为留给子女最好的东西。

现在,有一些收受贿赂的官员,他说:“其实自己都是被动的受贿,都是人家主动把这些钱财送过来、送上门,推也推不掉。”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他是怎么做的。在《群书治要·魏志》(吴志是聂老师口误)上记载,三国时期魏国的田豫,他担任的是乌丸校尉,当时有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说鲜卑、僳傈,这些少数民族,就多次派人来拜见田豫,赠送给他牛马,田豫事后,就把这些都转送到了官府。后来这些少数民族的使者,又秘密携带了黄金30斤,对田豫说,说:“我看你贫穷,所以以前,前后多次送牛马给你,但是你却都交公了。今天是秘密地送给你这些金子,你可以把它当作家资。”田豫张开袖袍,收下了这些金子,并且答谢了使者的厚意,当这些客使走过之后,田豫把这些金子又都交公了。于是,皇帝就下诏表彰了他,说:“从前魏绛敞开胸怀与外族和睦相处,现在你张开袖袍,接受这些少数民族的使者送上来的金子,我要特别地嘉奖你。”于是,就赐给了田豫青丝500匹。所以从这个故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清廉之人他在面对这些贿赂礼金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自己,他(想到的)仍然是国家的利益,他接受之后全部都交公了。

刚才我们讲了“俭”,那么德行修养要用什么来守住呢?要“守之以谦”。《说苑》上这样评价谦德,说:“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德之所以重要,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第一,谦德是天道:“满招损,谦受益。”为什么是天道呢?这个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到十五的时候是满月,但是满月之后呢?就开始亏损。我们再看看地上,如果我们往地上注水,这个水自然而然是流向那些潮湿低洼的地方。中国有句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什么大海能够容纳百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处在最低的地方,所以这些河流都自然而然向它流。也正是通过观察天地自然,古人明白了谦德是“天道”这一道理,所以教导我们要谦卑退让。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谦德它关乎了国家的安危。在《抱朴子》上有一句话,它说:“勤劳、谦虚、忘我的人,前来归附的人就很多;骄慢倨傲的人,离去的人就很多。归附的人多,是安定的征兆;离去的人多,是危亡的征兆。”其实,不仅仅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谦虚,朋友就会多;越骄慢,朋友也就越少了。

周公在历史上称为“元圣”。在《史记》上记载,周公是被封在了鲁国,但是因为他要辅佐成王,所以成王就命令他的儿子伯禽,代替周公前去治理鲁国。在临行前,周公就告诫他的儿子说,他说:“我以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以如此不卑贱的身份辅佐周天子周成王,仍然是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这什么意思?就说一次洗头发,要多次将已经散开的头发握起来,吃一次饭,要多次将口中的食物吐出来,来起身迎接宾客。这样做,就是唯恐失去天下的贤士。周公进而告诫伯禽说:“你去鲁国之后,千万不可以骄慢国人。”周公摄政七年,在《说苑》上记载说:“这七年里对于未做官的平民,他以拜师之礼前去拜见的,有十人;以朋友之礼去会见的,有十二人;优先接见的贫寒之士,有四十九人;向他进献善言的,有上百人;受他教导的,有上千人;被他选拔到朝廷的,有上万人。”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周公对人骄傲而且吝啬,那么天下的贤士肯定是很少有前来朝拜的,即使是有,那也必定是贪图名利、尸位素餐之人,尸位素餐的人是不能够保全君王的。周公以谦德来告诫他的儿子,他说:“德行高尚、对人恭敬,这样的人能够显荣;土地广博富裕,还能够守持节俭,这样的人就能够获得安宁;官位尊高,还能够谦恭有礼、卑微自处,这样的人便能受到尊敬,更显得尊贵;人数众多、兵器强大,还懂得小心谨慎,这样就能够战无不胜;聪明睿智,还能够守持愚拙的姿态,这样的人可以增益他的道德学问,因为一个人一旦他自恃有才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那他就不会谦虚地向别人学习请教,那他的人生也就不会再有所进步了;最后,见闻广博,还以才疏学浅来自居,这样的人便能够学到更广博的知识。刚才所说的这六种能够守持的行为,就都是谦德的表现。”

刚才讲了“俭”和“谦”,下面我们来讲一讲“仁”,“仁慈”的“仁”。“仁”,是立人之道,也是为政之本。什么是“仁”?在《说文解字》上说:“仁,亲也。从人从二。”就是它左边是“人字旁”,右边是一个“二”, 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的时候,他注解说:“因为是仁者兼爱,所以从二。”也就是说要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对方。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仁”的古字,这是一个古文的“忎”,这个“忎”的写法是:上面是一个“千”,下面是一个“心”。这个是一个古文,这个是什么意思?古人认为“仁”是要先从千心做。这个千,其实也是个虚数,看到这个字,其实就是要想到,就是要先去亲爱他人,爱万事万物。因此《汉书》上说:“仁者,爱也。……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夏商周三代也是因仁而得天下,因不仁而失天下。

我们常说“一体之仁”,什么是“一体”?“一体”就是比一家还要亲,这种“一体”的仁慈之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孝”而来,“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我们看“孝”这个字,“孝”这个字,《说文解字》上解释说是:“善事父母者,子承老。”“子承老”,就是儿女背负着父母。“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上下合在一起组成“孝”字,这个父辈和子辈组成“孝”字,这说明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关系。孝养父母向上扩展,上一代还有上一代;慈爱幼者,向下延伸,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种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关系,所以“孝”教给人们的,就是“一体”的观念。将对父母的孝和子孙的慈爱横向扩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爱自己的亲人,扩展到爱其他人。这种孝引发出来对人的爱,其实还可以进而扩展到万事万物与天地自然。《孟子》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先亲爱自己的亲人,而后仁爱人民;仁爱人民,而后爱育万事万物。宋朝的张载就更进了一步,他说他是视人民为我的同胞,视万物为我的同辈,在《西铭》上写道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里也由此而引出了一个四字成语,叫做“民胞物与”。张载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他就是写下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庄子就又进了一步,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孝”教导人们一体的心,不仅和祖先和后代子孙是一体,和自然界万事万物,其实都是一体的关系。只有树立这种一体观,那么人和人之间才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社会也因此才能够达到太平之境,这就是以孝治天下的道理。

中国自汉代以降到清代都是以“孝”治天下,其实不仅仅是汉代,从上古时期的圣王就是以“孝”治天下,《孟子》上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确实,治理天下之道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孝悌之道”。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现在大家不知道了,更愿意去舍近求远,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之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其实“大道至简”,如果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天下自然就太平,这就是“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相反,如果是采取竞争、对立的处事态度,与圣贤的这种教诲背道而驰,那结果就是冤冤相报、循环往复,最后冲突升级,双方都痛苦不堪,社会也没有办法得到治理。有句话叫“仁者无敌”。什么是“仁者无敌”?不是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仁者无敌”是说真正的仁者,在他的内心不与任何人起对立。中国的古人之所以他能够做到化敌为友,其实就是依靠这种一体的观念,用真诚之心将敌人感化。《中庸》上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心可以化育万物、感通天地,当然也更能够感通人心。

中国自古就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忠从孝而来,可能大家总会说“忠孝不能两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小孝是孝养自己的父母,大孝是孝养天下的父母。孝不仅仅是说在父母的身边,给父母端茶倒水,那么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孝养天下的父母,这是更高层次的孝。天下父母其实就是人民,这个为国尽忠,也往往都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所以,养父母之志,同样是对父母尽孝。忠孝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对内、对家庭、对父母,我们说是孝;对外、对社会、对国家,我们说是忠。总书记在2019年(今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也强调,他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到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下面我们看看,古人认为的“不孝”有什么,我们举几个例子。在《礼记》中,列出了五点“不孝”的内容:第一,“居处不庄,非孝也。”居住的地方不庄重,不是孝。因为生活起居不庄重,没有规律,环境不整洁,对健康有影响。那么“身有伤,贻亲忧”,自己得病,会让父母担忧,这不是孝。

第二,“事君不忠,非孝也。”古人解释这个“忠”字是什么意思呢?叫“尽己之谓”,也就是竭尽全力地完成工作,就是尽到了忠心。如果对于领导分配的工作不够尽心尽力,还没怎么做就觉得累、不顺心,随便辞掉工作,让父母对自己担忧,这也是不孝。

第三,“莅官不敬,非孝也。”为官不谨慎,不是孝。比如有些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最后锒铛入狱了。这个时候影响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的整个家人,当然包括他的父母。不仅他的父母他没有办法再照顾,可能还要被人说,说是他的父母没有把他教养好,使他的父母蒙羞。这是“德有伤,贻亲羞”,更是不孝。

第四个,“朋友不信,非孝也。”“人出言,信为先。”人而无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朋友是我们的同辈,朋友之间,信没有做到,被同辈看不起,会使父母担忧,这不是孝。这个朋友,在这里多说两句,大家有的时候会觉得说,“朋友我们素不相识,我们是朋友吗?我跟他不认识,哎呀,随便说上一两句话,有什么信不信的呢?”“朋友”这两个字是有它的定义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酒肉朋友、哥们朋友。“朋”是“同门曰朋”,“友”是“同志曰友”。什么是“同门”,也就是说我们同处在一个师门之下,同跟一个老师学习,这样称为“朋”;那么“友”,就是不共学,但是有相同的志向,我们没有跟着同一个老师学习,但是有相同的志向,这样叫做“友”。那我们以这样的定义来看一看,我们现在大家在座,可能我们互不相识,但是,是不是朋友呢?我们共同以古圣先贤为老师,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这是“朋”;我们有共同的志向,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定繁荣,这是“友”。所以我们是“朋友”,所以对于任何人都要以信义为先。

第五,“作战不英勇,不是孝。”在抵抗外辱的作战中不英勇,结果使自己的这一方败阵下来,进而殃及到了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自己的父母妻儿也会受辱,这会让父母蒙羞,这也是不孝。

所以我们看到刚才所说的这五点,其中三点是和忠有关,那么归根结底,“忠孝”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就有“举孝廉”的选拔制度,因为一个孝子,他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念念想着父母的教诲,这样就不会去做辱没父母名声的事,自然就不会去收受贿赂、以权谋私。

在《群书治要·晋书》上记载,就是记载了一个孝子吴隐之成为廉洁官员的故事。吴隐之早年的时候,父亲过世了,他侍奉母亲非常地孝敬,后来他母亲也过世了,他在守孝的时候,因为悲痛差点丧失了性命。他的邻居是韩康伯家,韩康伯的母亲,也是一位很贤明、有德行的妇人。她每一次听到吴隐之在哭泣的时候,如果她是在吃饭,就放下碗筷和他一起哭泣;如果是在织布,就放下梭子和他一起悲痛。这样,就一直持续到吴隐之丧服期满。后来,韩康伯的母亲对韩康伯说:“她说如果你以后做了官,就应该举荐像吴隐之这样有孝顺之心的人。”后来韩康伯到吏部去任职,吏部也就是人事部,他就推荐了吴隐之,而且是越级推荐,后来吴隐之是被封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在去广州上任的时候,听说广州的北边有一口泉,这口泉被称为“贪泉”。当地的父老乡亲传说,说:一旦饮了贪泉的水,即使廉洁的官员,也会变成贪官污吏。吴隐之听说之后,他到广州的时候,就先到贪泉,喝了一口贪泉的水,作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他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古人传说喝了一口这贪泉的水,就会变成贪官污吏,但是,假使是让伯夷、叔齐这样的廉洁之士饮了这贪泉的水,我想他们终究不会改变他们的廉洁之心。吴隐之后来到广州做官的时候,他就更加注重德操,非常的廉洁,也非常注重教化,使那些没有受教育的蛮荒之地也都受到了感化。当时的皇帝晋安帝就下了一个诏书,诏书这样写道,他说: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心过人,他把自己的俸禄平均分配给九族的亲人,他处在可以贪的官位上,但是却不改变他的节操,不贪求自己的享受。虽然家庭可以享受富裕的生活,但是他的家人所穿的还是粗布的衣服。他革除奢侈的作风,务求简约,使南方地带的社会风气大大地改观。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嘉奖,所以可以给他进号为“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赐谷千斛。我们看到吴隐之,他之所以做官这样的恭敬、廉洁,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孝子,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记父母,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行而辱没父母的名声。

下面,我们在结束“修身为本”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第二部分“尊贤为大”。仁君为政,修身之外的另一个关键是尊贤,“得贤与否,关乎成败。”《说苑》上说:“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三略》中有另一段话,也体现了尊贤的重要,它说:“贤臣受到亲近重用,那么奸邪之臣就能被疏远了;奸邪之臣受到重用,贤臣就会被害死。内外之职失宜,祸乱会延及后世子孙。伤害贤才,祸患殃及三世;遮蔽贤才,自身也会受到伤害。推荐贤才,能够使德留子孙;嫉妒贤才,自己的名声也难以保全。”因此自古之道就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那么要如何来得贤呢?如何来获得这些贤士呢?《周易》上有句话,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就好像是“水流湿,火就燥”,气质相同的自然会相互感召,君臣之间也是这样。君主以仁修身,仁君吸引仁臣,仁慈的君主吸引仁慈的臣子。那么是“仁者在位,而仁者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有什么样的君主就会任用什么样的臣子,也就会立下什么样的功业,成就什么样的国家。《魏志》里有一句话叫“有不世之君”,这个“不世”就是“不是世代都能够出现”的意思,也就是卓越非凡的意思,“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

下面我们看一看古代的君王,他是如何来尊贤的。有一次齐桓公,他去拜访一个叫做稷的小臣,他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看到。随从的官员就说,他说:“一个大国的君主去拜见一个平头百姓,一天去了三次都不能见到,也就可以就此作罢了吧。”桓公说:“话不能这么说,士人当中那些轻视高官厚禄的,当然也会轻视他们的君主,如果他们的君主轻视称王、称霸的事,也就会轻视士人。”但是现在,他说:“即使这位先生,他轻视高官厚禄,但是我又怎么敢轻视称王、称霸的事情呢?”后来齐桓公是直到第五次,才拜见到了这位小臣。当天下人都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说:“齐桓公对平头百姓都能够屈身去见,那么何况于一般诸侯国的国君呢?”于是都率先前往,前去朝见桓公。齐桓公的这个故事,也正好证明了《典语》上的一句话叫做“敬一贤则众贤悦。”礼敬一位贤者,那么众多的贤者都会欢欣喜悦。历史上贤明的君主也无不是主动地去礼贤下士、去求取谏言。

我们刚才看了一个尊贤的例子,但是仅仅尊贤还不够。尊贤之后要用贤,就是让贤者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孔子家语》中记载,说:“子路问孔子,说,贤明的君主治国应首先重视什么?”孔子说:“要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子路又问,他说:“可我听说晋国的中行氏也尊敬贤德的人、轻贱不贤德的人,但是为什么他还是灭亡了呢?”孔子就说,说:“中行氏,虽然尊敬贤德的人,却不任用他们;虽然轻贱不孝的人,却又不能罢免他们。贤德的人知道自己不能被重用,便会心生埋怨,而那些不贤德的人,知道中行氏肯定是轻视自己,所以也会仇恨他。怨和仇两种情绪并存在国内,而邻国的敌兵又在郊外作战。那么中行氏他还想不灭亡,又怎么可能呢?”所以这就是告诉领导者,一定要重用贤德的人,罢免不贤德的人。否则就像中行氏这样,不仅很难成就事业,而且还很容易导致灭亡。这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了另一个道理,就是《三略》上的这句话,叫:“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多。……一令逆者,则百令失;一恶施者,则百恶结。”所以对于贤与不孝一定要明辨。赏罚要分明,要任贤远佞,不能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贤德之人是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德化百姓的人。所以尊贤就必定要尊师。古代圣王都明白尊师的道理,所以古代圣王没有不尊师的。汉明帝就是一位尊师的典范,《资治通鉴》上记载:当汉明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向桓荣学习《尚书》,后来继位之后,他仍然是以学生来自居。每次造访太常府的时候,明帝都是以师生之礼与桓荣相见,而且还设置几杖,召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一起向桓荣行弟子礼,并且是由他亲自制执礼,带头听老师讲学。老师每有不适的时候,身体不舒服,明帝就派使者前去慰问,专门负责皇帝膳食和医疗的官员,也就都络绎不绝地去服侍桓荣。汉明帝还亲自到老师家中询问病情,进入老师居住的街巷,他就下车步行,手捧着经书到老师跟前,轻轻地抚老师垂泪,久久都不肯离去。他还送给桓荣一些床具、衣物,使老师能够更加舒适地修养。自此之后,文武官员前来探病的时候,也就都不敢再到门口才下车了。而且也都是在桓荣的床前下拜,后来桓荣去世,汉明帝亲自穿丧服送葬,把老师安葬在最尊贵的位置。

我们看到了古代的帝王这样尊师,就是因为尊师非常的重要,这个重要性老师上午也讲过,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尸子》上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尊师的重要。说:“比如你家房子着火了,有人来帮你把火扑灭了,你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有经验的人告诉你,而且是很早提醒你,说你把烟筒做好、把墙的缝隙涂好,就不会有失火之患。但是人们对于这样的建议往往是忽略掉了,不知道感恩。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被关进了监狱,有人能够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使他免于牢狱之灾,全家的人一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但是如果有人在这之前就教导了仁义慈悌的道理,按照这些仁义慈悌的道理去做,(保证没有,聂老师口误,可以去掉)保证是终身没有牢狱之灾。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人对这些宣讲伦理道德的人感恩戴德。”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就是告诉我们社会的道德风气之所以不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讲道德、行道德的这些人没有被重视。这就是告诉我们尊师重道有多么的重要。

《荀子》上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唐朝唐太宗,他之所以在隋朝战乱之后,很短时间就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天下太平、万国来朝,这与他尊师重道密不可分。特别是他将《群书治要》这一部治国理政的宝典,用在他治国之中,而且他还将这一部书,赐予了皇子、王储们共同来学习。清朝的“康乾盛世”,这更是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设立了礼请“儒、释、道”大德为国师,坚持经筵制度,经筵制度就是宫廷讲学,坚持这种宫廷讲学有关。那我们再反观:唐朝之所以会衰于唐玄宗,清朝之所以是亡于慈禧太后,也都是因为他们对圣教的废弛和对师道的忽略。所以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兴衰可以发现,凡是尊师重道的时期都是政治清明,乃至于盛世出现的时期;凡是轻师贱道的时期,都是王朝走向衰败和灭亡的转折点。这些就是我们所讲的尊贤的内容。

下面我们讲一讲爱民。为人君者一定要爱民如子,所谓“天子”,什么叫做天子?“天子”就是对天下人都像子女一样爱护,而天下人对他像父母一样亲爱,这才是称得上“天子”。为什么要爱民?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君王,他是如何成为君王的,有人说靠民主选举,我们看看(古人,聂老师口误,可以去掉)古书上他是怎样说的。《汉书》上说:智慧超群、卓越的率先恭行,敬让博爱有德行的圣者,人们心悦诚服地跟随,跟随的人多了,形成群体,这个人就成了君;远近的人都赶来归附,这个人就成了王。比如:舜在历山脚下耕种,历山的人都相互谦让田地边界;舜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够相互谦让居所;舜在黄河之滨制陶,那里制作的陶器,就没有粗制劣造的。舜所居之处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些都是由于舜的德行所感召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成为君王,不是强迫民众听命于他,而是人们仰慕他的德行,受到他的感化和恩泽,自然而前来归附的。

为什么要爱民,这里归纳两个原因:首先爱恶是祸福之源。对于一个人来说:“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夏商周三代的兴国之君,与天下之民同忧乐。秦始皇秦二世欺凌天下的人们,而独乐其身。“与民同乐者其乐长,独乐其身者不久而亡。”这就是为什么夏、商、周三代历时数时,而秦二世就灭亡的原因。为什么要爱民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在一开始讲过,说:“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君主有德、爱民如子,就能够感召民众前来归附,例如:商汤是“以七十里之地而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这些都是因为商汤和文王有德行,自然感召民众前来归附。这也是《大学》上所说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爱民就是要“从政治上利之,从经济上富之,从文化上教之。”我们来看一个古代君王的例子:《群书治要·新序》上记载,战国时期的邹国邹穆公,他颂布了一个命令。他说喂养野鸭、大雁一定要用秕谷,不能够用粟米,粟米就是脱了壳的小米。等到粮仓里的秕谷全都用完了,他就派人到民间用两石的粟米去换一石的秕谷。官员们就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浪费了,就向他请示,说:“我们用两石的粟米却只换了一石的秕谷,来喂养这些野鸭和大雁。那还不如直接就用粟米去喂养它们,这不是很好吗?”邹穆公回答说:“你说的不对,百姓是光着脊背辛勤地耕作,才种植出这些粟米,难道就是为了要养这些野鸭和大雁吗?喂养这些鸟兽吗?粟米是上等人的食物,怎么能用来养鸟呢?你只知道算小账,却不知道算大账。周朝有一个谚语,叫作 “囊漏贮中”,就是说盛粮食的口袋漏了,但是粮食还是漏在了更大的容器里面。你没有听说过这个道理吗?”邹穆公接着说,他说:“君主是百姓的父母,我们把粮仓里的小米转移到百姓的家中,这难道就不是我们国家的粟米了吗?让鸟吃这些秕谷,为的是不伤害我们国家的粟米。粟米在我们仓库里,还是在人民那里,对于我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从这个故事就是可以看到邹穆公爱民,他是真正做到了利民、富民、教民。

在《贾子》上也记载,说:邹穆公非常地节俭,而且他是真正做到了克己、尊贤、爱民。他对自己苛刻,但是对百姓却很丰厚,他亲近贤明的人,安邦定国,爱护百姓就像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因此他的臣下对他非常的听从,就像是手背听从心指挥那样默契,而且当时邹国是一个小国,但是邹国虽小,它周围的大国都不敢轻视邹国。后来邹穆公去世了,邹国的百姓是真的像失去了慈父一样悲痛,邹国四边的邻国,士民们都朝向邹国的方向而痛哭,而且民间连琴瑟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就是百姓都自发不再奏乐了,直到一年之后才又听到了琴瑟的声音。所以《贾子》上就总结说,这就是“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爱民,归根结底是要教民。《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他们的人民,最重要的是要教学,中国自古便重视教育。中国传统的为政者,不仅要“作之君”,更要“作之亲、作之师”。不仅要领导他的下属,还要像亲人一样去关爱下属,还要教导下属,起到为人师表、正己化人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从刚才“政者,正也。”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从领导者的角度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下属的角度讲,《礼记》上说:下级侍奉上级,并不是看他所下达的命令,而是看他的行为。如果上面的人喜欢某一个东西,那么在下面的人只会比他在上面的人更加地喜欢。所以上级领导所喜好,或者所厌恶的事情,就不可不谨慎,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这段话告诉我们的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所以领导者如果真的希望社会风气能够好转,真的希望人民的道德素质能够提升,那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民众真切地从领导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仁义慈悌的光辉,自然就会精神振奋,群起而效仿。《大学》开篇上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点明教育的目的是要“明明德”,即恢复人们本善的本性,并且通过亲民、爱民、化民,使人民也明明德。“明明德”与“亲民”就是自觉觉他的教育过程,这种“明明德”的教育就是成圣成贤的圣贤教育,他的内容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成长,而年轻一代又是国家的未来,换句话说,教育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办好教育才能够导正人心,使社会得到治理,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进而才能够得到国家的安定、太平。

下面我们讲第四个内容,纳谏为要。《潜夫论》上有一段话说得好,他说国家之所以能够治理得好,是因为君主英明;而国家之所以败乱,是因为君主昏庸。君主之所以英明,是因为他能够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是因为偏听、偏信。所以君主内心通达,广听兼纳,圣德就会日渐扩大;而偏信奸佞之言,昏庸愚昧就会与日俱增。这段话是为我们点出了为政之道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那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偏听则暗。”舜帝他曾经说过,他说:“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这句话什么意思?“弼”是纠正过失的意思,“退有后言”,就是当面顺从,背后却有不服从的言论。大舜是说,说:如果我有过失,你们就辅助、纠正我,不要当面听从我,背后又去议论。所以治理国家的方法就是要鼓励人民进言、谏言,引导人民敢于讲实话。这样,君主就能够明察真伪,通晓治乱的真实情况。

在尧舜时期,进谏的鼓,可以批评的木牌都是立在朝门之外,让人们可以随时的进谏。周朝和殷朝的圣哲君王,对于百姓的怨言,甚至是责备都是洗耳恭听。这样才能够使他们自己耳聪目明,广开言路、无所忌讳。甚至他们还要去征求那些砍柴的平民百姓的意见,使下情可以上达。但是相反,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后汉书》上说:“秦之将亡,正谏者诛,谀进者赏,嘉言结于忠舌,国命出于谗口。”能够谏诤的人被诛杀,而阿谀奉承的人受到了赏赐,善言凝结于忠臣的口中说不出来,国家的命运都是出自于谗邪之人的口,这就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吴志下》上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好,它说:使国家兴盛的君主,无不是喜欢听别人指正他的过失。比如说《孟子》上讲到,说: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他指正过失就非常地高兴。禹闻善言则拜,大禹听到别人给他进谏善言,他就向人礼拜以表示感谢。但是相反,那些使国家昏乱的国君,都是喜欢听别人对他的赞誉,喜欢别人奉承他,为他歌功颂德。喜欢听别人指正他过失的人,他的过失就会一天天地减少,福分也就来到了。相反喜欢听赞誉的人,他的声誉就会一天天地减损,最后灾祸也就来到了。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说苑》上记载,乐师经在鼓琴,这个时候,魏文侯就闻乐起舞,而且还唱到:说让我的言语没有人违背。师经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就抱起了琴去撞魏文侯,结果没撞上,只撞到了文侯冠冕前的玉串儿,这个玉串儿被撞散了。文侯回视了一下左右的臣僚,就问:“说作为臣子竟然敢撞击他的君王,该当何罪?”这个臣僚就说:“罪当烹。”于是魏文侯就命令把师经提下堂去受刑,刚下了一级台阶,师经就说,他说:“臣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文侯同意了,这个时候师经就说:“从前尧舜作为君王的时候,只怕自己的言语没有人违抗,而桀纣作为君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言语被人违抗。我撞击的只是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并没有撞击我们的君王。”魏文侯听了师经的话,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魏文侯还命令,将琴悬挂在城门之上,作为他接受谏言、改过自新的凭证。又命令不要修补冠冕上被撞散的玉串,以此作为他的借鉴,使他一看到这个撞碎的玉串,就知道不要去做像桀纣那样的君王。从这个故事,我们一是看到魏文侯他可以虚心接受臣子的谏言,同时也是看到古代臣子他尽忠职守,看到君主有过失的时候,能够不惜生命而犯颜直谏。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私心,没有顾及自己的利害得失。他们看到的是君主的危亡,以及由此给百姓带来的祸患。

在《孔子·家语》上,记载的一个《史鱼尸谏》的故事。卫国的蘧伯玉德才兼备,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是卫灵公却不任用他;弥子瑕无德无才,反而受到了重用,这个时候史鱼就极力地劝谏,但是卫灵公却不采纳。史鱼生病快要去世了,就叮嘱他的儿子说:“我在朝为官,未能使蘧伯玉入朝为官,也没能罢免弥子瑕,这是我作为大臣没有起到匡正国君的职责。我活着的时候不能够匡正国君,死后就不能够用正常的礼仪来安葬我,我死之后,你把尸体放置在窗户之下,对于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他的儿子应该说也是一位孝子,确实是依言照办了。史鱼去世,卫灵公前来吊唁,看到史鱼的尸体是在窗户之下,就问这是什么原因?史鱼的儿子就把他父亲的话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了之后愕然失色,他说:“这是寡人的过错。”于是就命令按照宾客的礼仪安葬史鱼,而且听从了他的建议,提拔任用了贤人蘧伯玉,罢免了佞人弥子瑕。孔子听后评论说,说:古代极力劝谏的人,到死也就结束了,没有像史鱼这样,死了之后还要借着尸体来进谏,以忠义感动国君之人,怎么不能称他为正直呢?从这个故事我们也是看到,像史鱼这样的为官者,临终仍然不忘尽忠职守,还要想方设法劝谏国君,最后终于感动国君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这种是至死不渝、匡正国君过失的忠义精神,也是为官者、忠臣特别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之一。

《尚书》上说:“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仆臣”在古代是侍女、仆从,(在现代的,聂老师口误,可以去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秘书、司机、警卫员等等,他们都是和官员、领导者最近的人。《尚书》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主身边的人都是正直之人,那么君主就能正直,倘若君主身边的人都是阿谀奉承之人,久而久之,君主就会自以为圣明。为什么呢?因为他每天听到的都是阿谀奉承的好话。所以古人他特别强调,君主不能让谄媚迎逢之人留在身边。但是人都用五欲六尘的喜好,为了防止欲望的蒙蔽,就必须亲贤远佞,要依靠身边之人时时监督、时时提醒。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赵简子与周舍的故事。上午老师讲过,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如何来选用自己身边的人,比如说像秘书、司机。这是在《群书治要·韩诗外传》上记载,说:赵简子他是晋国的正卿,有一位臣子叫周舍,在他的门外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就派人去问他是不是有事相求。周舍就说,说我别无所求,只想做一个敢犯颜直谏的臣子,每天拿着笔墨跟在您的身后,每一天将您的过失记录下来,然后每个月汇集在一起,一年看看他有什么样的效验。赵简子就答应了周舍的请求,从此以后,赵简子走到哪里,周舍就跟到哪里,很认真地拿着笔对他的每一个过失都加以记录,但是不幸的是,周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有一天,赵简子和群臣在洪波台饮酒,当他和群臣饮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臣子们看到赵简子失声痛哭都很惶恐,纷纷地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向他请教,说:“我们知道自己有过失,但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还请您明示。”赵简子就说,说:“诸位大夫没有过失,我只是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位朋友叫周舍,他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掖;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也就是一千张羊羔皮,都不如一片狐腋贵重,众人的唯唯诺诺,不如一个人的犯颜直谏对我有帮助。商纣王的臣子唯唯诺诺,商朝就灭亡了,周武王的臣子犯颜直谏,周朝就兴盛起来了。自从周舍过世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自己的过失了,我知道自己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因此我才在这里哭泣。”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是看出,赵简子,他也是一位非常明智的领导者,他知道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样的臣子对于自己真正的有帮助,而且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有警惕之心,以史为鉴,其实对于能够指正我们过失的人要心怀感恩,也可以想一想,只有在小的时候,可能父母、老师有指正我们的过失。但是越来越大,能够指正我们过失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当有一个人真正能够指出我们过失的时候,还是要心怀感恩,勇于改正过失。

以上是从修身尊贤,爱民纳谏四个方面,来说明了政德修养如何影响了自身的荣辱,以及国家的兴衰。但是,我们也是看到十九大以来,仍然时不时有报道官员落马,因为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这些人最后是锒铛入狱。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古诗叫《手莫伸》,这首诗在菲璘小的时候,爷爷就给我讲过,记得很清楚,开头就叫:“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有些官员违法乱纪,他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自己这样做没有人知道,不会有后果,但其实“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领导干部要深深地牢记下面的五点:

第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察人善恶却没有失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弗可逭。”天灾尚可避免,自召之灾是逃脱不掉的。还有,《左传》上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二,惠迪则吉,从逆则凶。《尚书》上说:“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这句话的意思是顺正道而行则吉祥,违背正道则凶险,这效应就如同是“响之应声,影之随形。”《文子》上有一句话,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有些人可能看到一些人好像没有做什么,甚至以前还做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现在飞黄腾达了,于是产生了不平衡的心态。但是这个时候一定是要想到,任何事情其实都不会无缘无故平白发生,可能是这些人改过向善,而且是在默默之中积累了大善,最后阴德阳报。“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老子》上有一句话,叫:“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什么意思?圣人不积累财富,越将财富施与别人,自己越有,为什么说不积聚财富呢?因为“积财丧道”,财富的积累损害的是道,圣人明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不积累财富,用这个财富来为人民谋福祉。《文子》上还有一句话,叫:“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尽行之天下服。”关于这个道实行得小,就会得到小的福祉;实行得大,会得到大的福祉;完全按照道的要求来做,全天下的人都会信服。这个对于为官者有什么启示呢?古人说“官门好积德”,为官者如果发布了一个好的政策,利国利民,那么无形之中就会为自己积功累德。但是同时也要知道“官门好造罪”,身处一个重要的位置,如果不能够利国利民,结果,还反而拿着这样的位置去以权谋私、误民误国,那么无形之中就是给自己增添了很多的罪业。

第三点,作善百祥,不善百殃。《尚书》上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是说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周易》上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这个迩就是近的意思,君子的言行它可以影响到远方,更何况是近的地方。如果他出言善,在远的地方都可以有人来响应,更何况是近的地方;如果是不善,那么远的地方都会违背他,更何况是他身边的人。所以一定是要谨言慎行,对于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因为谬误出口,可能祸乱会殃及万里之外。此外,这个一言一行还有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三王五伯”,这个三王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君,五伯就是春秋五霸。他们都是利益天下的君主,因此是“身贵显而子孙被其泽”;“桀纣幽厉”,也就是夏桀、商纣、周幽王和周厉王,他们都是人主之害天下的人,因此是“身困伤而子孙蒙其祸”。

第四点,存亡祸福在己而已。刚才有关于个人荣辱和国家兴衰讲了很多,其实存亡祸福,都是在自己。《老子》中有一句话,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人遭祸能够悔过向善,便会祸去福来,人得福却骄恣放纵,则会福去祸来,祸福相更而生,无有尽时,祸福是会相互影响。在《孔子家语》上就有两个例子,我们先看一个祸转为福的例子。殷朝太戊统治时期,也曾一度是社会道德败坏,国家法纪紊乱,以至于出现了“桑谷”二树共生在朝堂之上的反常现象。太戊十分恐惧,就谨慎地修养德行、勤修善政,后来树枯死了,殷朝中兴,太戊也获得中宗的称号,享国75年。我们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福转为祸,太戊的后世子孙帝辛,也就是商纣王。在帝辛统治时期,有一只雀鸟在城墙脚下生出了一只大鸟,帝辛便妄以为他可以借助雀鸟之德,从而不修国政,后来殷朝也灭亡了。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并不能改变存亡祸福,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是自己决定的,这也就为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于改变一个国家的国运提供了可能。

第五,疑今察古,鉴往知来。在《管子》上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这句话习主席也曾经引用过,意思是说:对于当今有怀疑的可以察看古代,对于未来不明了的可以察看以往。因为一件事情有的时候发生,从原因到结果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量变到质变产生结果。例如对于一个人来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在《晋书》上记载,何曾曾经告老还乡,被当时的世祖武皇帝也就是司马炎召见侍座,但是何曾发现司马炎不谈国事,说的只是一些寻常语。何曾退朝之后就感叹,说恐怕会身不免难,何曾告诉他两个儿子,尚可以善终,但是指着他的孙辈说:“到你们这一辈就必遭祸乱而死。”后来何曾的孙子何绥果然死于动乱,何绥的兄长就感叹他们的祖父预料如神。但是真的是预料如神吗?其实何曾他之所以能够预断准确,就是因为他明白,德行是福祉的基础,世祖武皇帝司马炎昏庸,不谈朝政,那么长此以往,积累一段时间,必定会导致国家的混乱。

《国语·晋语》上就有这句话,叫:“德,福之基也。”《汉书》上说:“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周朝从始祖后稷开始,世代累善积德,到了文王,已经是传了十余世,文王也是德行广大,当时是感召殷商三分之二的诸侯国前来归附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和事业,孟津观兵,也就是阅兵,八百诸侯不期而至,没有邀请就前来响应武王伐纣。周能够得天下,也是因为周从始祖开始就累世积德,到了武王的时候,灭殷商的因缘成熟,武王伐纣一举灭殷而得天下,他并不是仅仅武王一世积功累德的结果。相反,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四百年后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但是紧接着做的是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疏远贤臣、忠谏之臣,秦二世胡亥,也是亲近奸佞谄媚之臣,滥用刑罚,秦朝十五年建立就灭亡了。这个是百年的积累,十五年就灭亡了,所以在史书上也讨论说:“二世之祸,始皇所起也”(原文有也)。《贾子》上说:“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矣。 ”以上这五点是从《群书治要》中总结出的,关于德行对于个人荣誉以及国家兴衰的影响规律,古镜今鉴,希望这些是能够作为为政者的历史借鉴。

魏征在《群书治要》序文中说:《群书治要》是可以“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群书治要》,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可以说,《群书治要》帮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这就是魏征所说的“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群书治要》为唐太宗提供了历史借鉴。那么后来呢?《群书治要》这部书由日本的遣唐使带回了日本,帮助日本实现了平安时代的繁荣,也就是在日本的承和、贞观两朝之间,社会所出现的安定繁荣的盛世局面。这就是魏征所说的“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例证。

所以这里我们也是可以看到,《群书治要》不仅在当时,也为后世;不仅在中国,也在外国辅助为政者实现了太平盛世。这是因为《群书治要》中所择录的古圣先贤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方法和经验是符合“道”的,特别是关于国家盛衰的经验和规律,具有普遍的价值。“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唐太宗读《群书治要》手不释卷,感叹说可以使他“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如果现在的各级领导者都能够学习书中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群书治要》也一定可以辅佐今天的为政者,使社会达到太平之境。

今天菲璘和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其中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群书治要》论政德修养与国家兴衰 Video”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烤地瓜2022-12-15 22:03烤地瓜[山东省网友]203.27.66.140
    这篇文章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顶0踩0
  2. 25002022-05-27 06:352500[江西省网友]43.230.85.47
    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这些古老但珍贵的智慧,对我们的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启示。
    顶36踩0
  3. 老邪2021-11-05 15:07老邪[台湾省网友]103.230.97.188
    视频内容很有深度,对于理解国家治理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顶7踩0
  4. Lucky Xin2021-04-16 23:39Lucky Xin[吉林省网友]203.144.106.34
    这篇文章真是启发人心,让我对政治修养和国家兴衰有了全新的认识。
    顶10踩0
相关阅读
从《群书治要》论政德修养与国家兴衰 视频

从《群书治要》论政德修养与国家兴衰 视频

国家,君主,时候,父母,群书治要,百姓,天下,老师,人民,修养,杨震,君王,官员,德行,过失,一体,臣子,领导者,赵简子,个人,古人,朋友,道理,周舍,桓荣,殷朝,粟米,唐太宗,邹国,人们

2011-10-09 #经典故事

AV.io HD Epiphan Video

AV.io HD Epiphan Video

2020-07-17 #故事大全

无敌干货关于“COSPLAY Video”

无敌干货关于“COSPLAY Video”

特效,音乐,音效,方式,角色,视频,斯坦尼康,作品,内容,器材,导演,短片,灯光,视角,剪辑,当我们,专业,功能,团队,大小,处理软件,工具,影像,成员,摄像师,时间,滑轨,电影,画面,真人

2011-05-12 #故事阅读

VSDC Free Video Editor免费视频编辑软件

VSDC Free Video Editor免费视频编辑软件

视频,效果,您可以,格式,编辑,功能,工具,视频文件,多不同,该软件,设备,视频编辑,场景,对象,文件,应用,还可以,过渡效果,实用程序,滤镜,元素,图像,应用程序,播放器,视觉效果,视频格式,音频,软件,过滤器,音乐

2007-06-17 #短篇故事

利用手机实现Volumetric??Video 和3D扫描的初创企业

利用手机实现Volumetric??Video 和3D扫描的初创企业

口罩,克拉拉,呼吸机,纽约,医院,护目镜,马云,医学中心,阿里巴巴,中国,中心,医疗,基金会,地区,批货,机构,标准,物品,疗养院,纽约市,面罩,伦比亚,克林,区的,大纽,布朗克斯,巴克莱,艾姆赫斯,蔡祖,雅各比

2020-08-05 #长篇故事

YouTube推Video Builder工具:帮企业更快更好制作短视频

YouTube推Video Builder工具:帮企业更快更好制作短视频

企业,工具,视频,谷歌,资源,客户,沟通交流,短视频,业务,图像,历史,创意,字体,图标,媒体,战略,情况,方式,测试阶段,疫情,语境,过程,速度,高质量,影响,隔离,仍处于,以便于,免费工具,可以帮助

2014-03-01 #短篇故事

用短视频串联音乐 情感与故事 「三感video」完成 2000 万元 A 轮融资 群英会

用短视频串联音乐 情感与故事 「三感video」完成 2000 万元 A 轮融资 群英会

短视频,内容,情感,故事,融资,阿当,音乐,天使,全网,海资,合伙人,品类,团队,头部,女生,平台,感情,梅花,模式,玩家,渠道,用户,粉丝,红利,视频,金字塔,领域,合作,36氪,音乐故事

2020-06-08 #经典故事

Filmora Video Editor 7.8.9 电影故事视频制作mac版故事  制作MacMac资源for mac

Filmora Video Editor 7.8.9 电影故事视频制作mac版故事 制作MacMac资源for mac

电影故事,创意,视频,编辑器,结果,设计,是一款,非常好用,视频制作软件

2020-09-0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