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以无差别杀人案发散开来进行叙事的,视角涉及施害人、施害人家属、被害人、被害人家属、媒体、律师等等。看到这则消息的一瞬间,大多数受众会将李晓明构想为一个冷血无情暴虐可怕的人。可是他同时也是其母口中“从小乖乖的孩子”、按照经典叙事逻辑,李晓明的恶应该会被归结于家庭教育、童年阴影等等,但是剧中的法律扶助律师对这种惯式提出了质疑:“你该不会以为杀戮游戏或者家庭教育就是他犯案的原因吧?”
我没有感受过剧中人物的极端的情况,但我一直可以肯定――哭,就有奶喝,是小孩子的思维方式。我们总在向他人倾吐,反过头来又抱怨无人理解自己,我们只能通过哭来愤怒地撕扯着一切,让一切看起来变得紧急而悲情。可我认为,作为成年人,我们最应该先接受的一点,就是――很难有人理解你。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是由一场无差别杀人案展开的:罪犯李晓明在电影院开枪扫射,造成了9死21伤的惨剧。两年后,李晓明被判死刑。然而,就是这个看似已经尘埃落地的案件,却引发了受害者、犯人家属、以及法扶律师之间一连串故事。
没有拖拖拉拉的情节,剧情引人深思,甚至感觉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看到乔安和老公在电影院,自己都哭的不行,演技太赞了,一部好剧,值得再看,很多常见的社会现象,希望这剧能让很多人改变,舆论力量太可怕。我们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这几年,伴随着网络媒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每个人都能简单地通过手机、电脑,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这部剧的一句台词“欢迎来到现实世界”没有捏造的情节,把矛盾展现的淋淋尽致,而且不会广撒网的蜻蜓点水式的探讨,非常有深度值得回味的电视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们与恶的距离》没有拖拖拉拉的情节 剧情引人深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