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二月二的故事

时间:2020-08-13

春龙节的故事绘本

提示:本文共有 34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遥远又亲切的节日传说 八薄册一小匣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快递到家里时,家里正好有两个小朋友。小姐姐恬恬(读大班)和小弟弟沫沫(读中班),他们打开纸匣,把所有的书拿出来,像拼图一样摆在地板上,过一会儿我去看他们时,惊讶地看到他们两个读得非常入神,他们向我报告:“我已经读三本了!”“我已经读两本了!” 本来以为孩子们在日本动画、变形金刚乃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各种轰炸下,可能不见得会对这套看上去有点儿“老气”的连环画感兴趣呢,但想不到他们的眼光好得很,对于我们以为他们未必能理解与欣赏的东西,是用一种非常投入的神情在阅读。——比如《端午节的故事》讲的是屈原,秦龙先生的绘画很大气,画出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息。孩子们肯定不懂什么是“慷慨悲凉”,但看这本书的神气,却很是严肃认真。 结果作为一个大人,我也把这这八本书给看了一遍,不由得感叹八十年代这套连环画的制作水平之高。这套书文字是司南先生改编,儿童读物的文字是很简单的,但这本书的文字在质朴中有韵律感,有幽默感,在语言上保留了民间文学的风格。比如《春节的故事》吧:“每到腊月,人们就赶紧做好准备:粮进仓,菜装坛,鸡进窝,牛回圈。备刀枪,练弓箭,准备对付‘年’。”——这一串的画面与动作,读起来是不是像一串糖葫芦一样有滋有味? 绘画的水平也极高,而且风格多样。这套书请了当时的各方名家,比如《元宵节的故事》是励国仪先生画,典雅优美,宫室、器物、文饰这些背景与细节都画得妥帖自然。《中秋节的故事》是刘大为先生画,体现出中西画法的结合,他师承蒋兆和、李可染诸先生,在这本小绘本里也能看出中国画的前行的一点轨迹。《小年的故事》是朱成梁先生画,设色纷纭却不乱,有一种民间的热闹劲,但显得柔和灵巧。灶王节的懑戅赖皮被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画面里还常添点动物,马呀,牛呀,猫呀,鸡呀,又有生活气息,又带着表情,像是这一出小戏的观众。《七夕的故事》是马得先生画,——构图空灵、取色淡雅、人物的神情画得极其生动可爱。哎,马得先生画得太好了,难以形容,看完了忍不住回头再看一遍。 传统离我们确乎是越来越遥远了,很多时候,一个节日只和一种食品联系在一起,进而变成商家牟利的一个时机。商家牟利倒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可惜的是,除了商家牟利与大众消费外,节日与人的思想的、感情的、生活细节的联系越来越少,好像只和胃有联系,而且连和胃的联系也很单调。这套小书让人回忆起了关于节日的故事,人物,游戏,食物的制作方法,它们是“节日的叙事与实践”,在叙事与实践里,人才能保有动手与想像的能力,才能在漫渺时间里保持着与过往的联系,使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之间存在着亲切感,而不是高度现代化社会里的孤单代系。 在这些节日的传说里,保留了一些农业社会的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应方式,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是因为天上的“龙角星”开始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是迎接春耕的日子,有许多仪式与禁忌,它们虽然不见得有实际作用,却有一种审美上的意义,似乎农业社会有更丰富的生活细节与更优美的生活感受。在传说里,也保留了一些农业社会的价值观,比如简朴是一种基本的美德,这种价值观在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的现代社会里受到了冲击,然而在资源紧缺与环境保护成为共识的今天,是不是应当重新拾起农业社会的价值观遗产? 大人们看书实在是想得太多了!不能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而沫沫这些天把这套书又重新翻看了好几遍,我近乎羡慕他——他毫无功利目的也不深思苦想,只是让这些故事,这些画面像清风雨露一样伴随着他成长,这是阅读最好的状态,只是这种状态在成长之后,就也像传说一样一去不返啦。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编辑报告(节选) 总有些传说是比《罗宾汉》更亲切的,总有些典故是比《格林童话》更值得知道的,总有些前辈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是比日本漫画更值得久远流传的。我们有责任保护或修复这些东西,好像散落在泥土中的珍珠擦亮、串好,并将它们珍而重之地交给孩子。 这就是“毛毛虫童书馆”建立的初衷,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的来由。我们需要外国经典的作品,更需要自己民族精深的文化;我们需要英国式的冷峻幽默,德国式的理性思考,美国式的热情开拓,更需要中国式的淡泊优雅、含蓄绵长。孩子们喜欢这样的图书,因为它就来自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的距离很近、很近。 这些画家,有的作品价值上万,甚至几十万,但他们并不在意相对微薄的报酬,仍然给孩子们创作出一本本美丽的图画书。这真是只属于上个世纪的理想主义,令人敬佩而感动。如果没有他们的画稿与授权,这套书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看《七夕的故事》,马得先生用简洁而明净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神与人间的世界,牛郎与他的哥嫂,织女与两个孩子,虽然五官只有寥寥几笔,却表现出丰富多变的表情与心理。如果说我们一时无法达到大师的功力,那么至少应该学习大师注重细节的态度。 以《春节的故事》为例,我们调整了它的版式,让页面构图有一些变化,这样更加活泼。有些图片的顺序也经过了调整,更加符合图画书需要的叙事结构。有几本故事的文字很多,我们也把它加以改写、精编,一来是为了适合版面,二来关于文字内容与风格的问题,后边还会单独说到。 图画书的信息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家长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我们还在正文后的空白页上设计了“毛毛虫资料馆”,用“传统节日拾趣”的文章来介绍相关知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会过端午节?明朝时,皇帝吃的腊八粥是怎么做的?……既充分利用了纸张和版面,又提高了图书的附加价值。 装帧的设计也非常细致:统一的封面版式与字体,精心选择、鲜艳大方而又适合节日气质的底色,封底的装饰性图画,低调而令人舒适的内文、页码等……好的装帧设计不应让人感觉到刻意,而是隐没在内容背后,在不知不觉中默默为阅读服务。随便拿起一本《二月二的故事》,那温和的绿正是早春的颜色,配衬着晶莹的雨滴与女孩欢快的笑脸;翻开封面,疏朗的楷体字占据画面适当的位置,一路读去毫不费力;书末《二月二传统拾趣》的字体与朱红色印章式边框、浅灰色雅致底纹和粗纸纹路的页边都与传统文化主题深深契合。更不用说漂亮的书盒,连在图书封面的排列上都注意到“正”与“破”的对比,处处体现着美编在设计上所花费的心思。 在印刷时,我们选用了质量比较好的白色胶版纸,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画风本身已经不是很鲜艳,图稿又来自旧版书,对色彩还原性要求非常高,但图书的主题又比较朴素,不适合使用铜版纸,即使是亚光铜也显得有些张扬。 为了整体风格的协调,我们还对八本书的文字进行了统一改编。文字内容上,我们坚持“不小看孩子,不应付孩子”的原则,不回避生老病死或离别等情节,而是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解释它们。如《端午节的故事》中,屈原投江的段落,就写得既悲凉又慷慨,令孩子完全能够理解屈原是为国家和百姓而死,而百姓怀念与纪念他的心情,也十分朴实和深长。文字风格上,我们绝对避免翻译腔、文艺腔,而是用纯中国化的口语讲故事,在适当的地方穿插少量韵文,重复朗读和修改,无论是散文还是韵文都有暗暗的声律之美,读起来十分流畅、舒适,大人和孩子都能够理解和欣赏。记忆不会老去~今夕是何夕? 今夕是七夕。 七夕节,好像忽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节日。电视、报纸上铺天盖地的节日促销,刹那间把七夕节这一节日普及工作做到极致。 童年记忆里遍寻不到七夕节的影子,也没有坐在葡萄架下的慈祥的老奶奶,给我讲那过去的故事。 可怜的我,只好“被七夕”。被七夕的日子里,我明白了,七夕是情人节,七夕要送花、送礼物,七夕要转发些祝福的短信,七夕是单身男女扎堆相亲的日子。 可,脑袋里那可怜的一点传统节日知识告诉我,七夕,又好像是和两个可怜的人儿有关系,牛郎哥哥和七仙女妹妹两情相悦,可恶的王母娘娘出来阻挠,神奇的老牛助牛郎哥哥飞天,挑着可怜的一对儿女寻母千万里。 这要是有一本图画书讲讲这段,家里的小人儿肯定会喜欢。 直到这套书上市,看着网站上展示的封面和内页图,恰好是我喜欢的大师 马得先生画的这本七夕节,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下单收书。 整套书是毛毛虫童书馆系列的第五辑 传统节日故事,涵盖了春节、元宵、二月二、端午、七夕、中秋、腊八、小年等八个节日故事,故事选材都是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经过数不清多少代人的口口相传,一点一滴,固化成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存在于我们的童年时光里,互相依存,互相撷取,缠绕中内化,让我们分不清这些故事的来源,是来自葡萄架下的老奶奶?还是麦垛旁的大姐?或者,是某年某月蹲在小人书摊边蹲麻了腿换来的记忆。 整套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二月二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 龙不抬头我抬头 话说二月二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 龙不抬头我抬头 话说二月二的故事

二月二,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猪头,故事,人民,做法,汉人,汉族,都会,传统习俗,内蒙,农民,历史,多尔衮,心怀,通辽,舅舅,民间,谚语,剃头,生活,剃龙头,小仓,日以,青龙节,新起,熟食店,越高

2020-08-13 #经典故事

农村老人说:“二月二下雨是好兆头” 那二月二下雨有什么典故?

农村老人说:“二月二下雨是好兆头” 那二月二下雨有什么典故?

二月二,龙抬头,天气,龙王,好兆头,农村,人们,春雨,玉皇大帝,雨水,武则天,这一天,在二,金豆,典故,传说,农谚,日子,病毒,在农村,农村人,事情,一大,上香,中国,代表,农历,农民,冷热,太阳

2014-09-08 #故事大全

二月二的故事

二月二的故事

故事,先生,节日,套书,文字,图画书,孩子,封面,孩子们,马得,图画,传说,传统,传统节日,图书,画面,牛郎,细节,风格,二月二,农业社会,价值观,作品,内页,商家,哥哥,大师,小人儿,整套书,时间

2020-05-18 #故事会

二月二的故事

二月二的故事

故事,先生,节日,文字,孩子,传说,图书,套书,风格,马得,农业社会,孩子们,价值观,作品,商家,图画书,封面,画面,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总有些,好的,主题,人物,传统,传统节日,大人,大师,字体,报告

2014-09-11 #小故事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龙抬头,活动,二月二,扶龙,花朝节,青龙节,费著,习俗,汉族,全国,地区,民间,果子,风俗,瓜果,种籽,针刺,龙眼,踏青,民间传统节日,各民族,农历二月,剃龙头,春龙节,有关于,流行于

2020-05-18 #经典故事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龙抬头,活动,二月二,扶龙,花朝节,青龙节,费著,习俗,汉族,全国,地区,民间,果子,风俗,瓜果,种籽,针刺,龙眼,踏青,民间传统节日,各民族,农历二月,剃龙头,春龙节,有关于,流行于

2020-08-13 #故事会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龙抬头,活动,二月二,扶龙,花朝节,青龙节,费著,习俗,汉族,全国,地区,民间,果子,风俗,瓜果,种籽,针刺,龙眼,踏青,民间传统节日,各民族,农历二月,剃龙头,春龙节,有关于,流行于

2020-08-14 #小故事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龙抬头,活动,二月二,扶龙,花朝节,青龙节,费著,习俗,汉族,全国,地区,民间,果子,风俗,瓜果,种籽,针刺,龙眼,踏青,民间传统节日,各民族,农历二月,剃龙头,春龙节,有关于,流行于

2020-08-13 #长篇故事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二月二的故事在线阅读

龙抬头,活动,二月二,扶龙,花朝节,青龙节,费著,习俗,汉族,全国,地区,民间,果子,风俗,瓜果,种籽,针刺,龙眼,踏青,民间传统节日,各民族,农历二月,剃龙头,春龙节,有关于,流行于

2019-01-21 #经典故事